一脸络晒胡子、身形魁梧的大汉,名叫陶安峰,原本是南直隶境内一个世家大户的家丁,倒也有一番走南闯北的阅历。当年跟随主人南下苏、杭,西至陕西,三十多岁倒比别人一生去的地方都多。不过,后来跟主人家的某个小妾有了番瓜葛,也说不清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被人诬陷,总之是连夜奔逃,一气便跑到山海关附近,正饿得心内发慌,却看到一面募兵的旗儿在眼前晃动。不用说,这付身子骨是没人看不上眼的,后来随班军入辽戍守边墙,便一直留了下来。
这般经历,倒与苏翎有些相似,甚至连逃出边墙也是因杀了克扣饷银的管队旗甲。陶安峰没别的嗜好,唯好武。这嘴皮子又会来事,逢遇到稍有几手绝招的,便大哥前大哥后的缠着,这是自打从军起便养成的习惯。按其私下里说的,这男人投军谋生,凭的便是本事,没几手功夫,谈何保命立功?不过,这么些年,命倒是保住了,这立功便不用说了,不是憋得急了,焉能一刀便劈死那个扣着几两银子不放的贼胚,再次远走高飞?
这遇到苏翎,陶安峰算是找到个凭本事吃饭的地方。因一身的功夫,再加上多少与那副凶悍的络晒胡子有关,陶安峰很快便得到一枚银星。在苏翎麾下当兵,虽然以往没有银子可拿,可从未饿着,再说,手下还有一帮汉子众星捧月般围着,心里那份滋味儿可是很受用的。如今陶安峰调职在赵毅成手下听令行事,辽东南四卫的那些暗地里的行动,多数都由其带队执行。
或许是因前事的缘故,这陶安峰对那些大户,可真称得上冷酷无情。按苏翎传下的军令,一旦情势不容,便要保证不漏出一丝一毫的消息,这陶安峰倒是执行得彻底,至少有十几户百人左右的大户被满门屠尽,真真是鸡犬不留,随后连夜掩埋尸首,于天明前携带着缴获物大摇大摆地散去。鉴于以往的传闻,赵毅成对其暗中多加留意,见其丝毫没有触碰那些即将被杀的女人,这才放心大胆地将陶安峰放在更重要的职位上。
不过,苏翎所部目前没有官职上的特别称谓,一切都以管带人马的多少而定,这陶安峰如今麾下可至少有五百名专事类似行动的属下。这一趟押送费英东,明面上陶安峰只带了振武营的五十名骑兵,可前后左右至少还暗伏着数百人。同时,一些哨探也在瑷阳、清河一带密切留意稍稍大些的人群,看是否是建奴的人。
当然,这一切不过是小心谨慎之备,努尔哈赤的哨探在苏翎所部可是毫无缝隙可入,大约他还以为这位伴随多年的老伙计还在颐养天年。苏翎在千山堡一带的偷安,确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