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众心所向(第1页)

远道而来的胡显成,在辽阳仅仅留了三日,便再次启程前往海州,直奔郝老六而去,并由海州经复州、盖州、金州,再返回镇江堡。这一趟,将是胡显成对这三日商议而成的事项,做的最直接的巡视。

这三日里,苏翎与胡显成、赵毅成几乎是足不出户,日夜都在总兵府后院的一所偏院内商议要事。胡显成最终也未能去看看辽阳城四周的十几座大营连绵不断的威风。作为当初十七个兄弟之中唯一已经成家的,且自千山堡起其便一直致力于农事与日常管事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胡显成依旧被苏翎派作民事上使用。尽管胡显成属下也有不少兵马,单是镇江堡的新兵集训大营,便有两万多名新兵,但终究与带兵上阵无缘。胡显成离开辽阳时,多少是带着些遗憾、羡慕的心情,自辽阳城外的军营间穿过。

苏翎兄弟三人商议的事项,依旧是以土地分配为主,当然,这不免会牵扯到其余的相关事宜。这种粗略定下的,仅仅是大致的目标而已,具体事宜,还是各自回去重新制定细则。胡显成带来的邵安东,最终还是被允许参与进来,做了两日的记录之后,第三日,略微摸到一些门道的邵安东,便能为苏翎等三人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那思路自然不同,角度也算有新意,算是让苏翎看到了其所能发挥的好处。

时至天启元年八月,苏翎率部自千山堡群山之中猛然出现之后,这军事上的筹备、部署。算是已经达到了目的,源源不断地粮饷、军需也不必担忧。甚至连运送事宜,也有辽东经略袁应泰管带着那二万多精壮负责。此时才处置土地问题,也算是适逢其时。这不说别的,单是正赶上收获季节,便对今年地粮食征收有一定好好处。辽东都司辖内,原有的卫所建制早已失去作用。从这一点来说,苏翎此时才办理与土地相关地事宜,已有些晚了。

按兄弟三人商议的结果,辽阳、海州处于战事前沿,又多是援辽兵马聚集之地,这里便全由苏翎处置。而其余的后方地域,则仍由胡显成全权处置。

对胡显成来说,镇江堡已经提前完成了这项工作。宽甸五堡以及千山堡也无需再做过多的调整,目标也仅仅剩下金州、复州、盖州三卫辖地。这三卫。不仅地域要比千山堡大出数倍,且人口、土地也是成倍增多。向来是辽东都司的粮仓,以及后备兵源地出处。将这三卫纳入苏翎麾下。可以说这辽东都司便完全落入苏翎的掌握之中。或者说,整个辽东目前所存在的区域,都将归属于苏翎及其兄弟们所形成的势力。

此事胡显成已经略做准备,那些由千山堡抽调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