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虎之所以姗姗来迟,是因此次不仅再次带来五百海西、东海部族的彪悍骑兵,还有三千匹马随行。这些马连同那些部族勇士,都与上次一样,是那些部族进献给苏翎的礼物。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术虎带给海西、东海以及更遥远的北方部族的变化,堪称百年之变。古里甲的商队一直在不断的增添人手,将为数不算太多但愈显珍贵的铁器、农具一直运送到黑龙江中游以及松花江流域,千山堡的几座小型铁矿更是几乎全部用来打造农具,不管质地如何,都将销往遥远的北方。
海西、东海一带今年已经开始收获农田中播下的希望,而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在术虎派出的几十个管事的指点下,出现罕见的大丰收,再加上东海一带的盐场不断扩大规模,产出的食盐更是让那些部族从此不再用盐来作为稀少的象征。术虎所部数千人马已经能够控制上千里的区域,尽管人烟相对稀少,但散落的部族向新城聚集的趋势下,召集部族战士可称不费吹灰之力。在那一带,苏翎的名字逐渐盖过努尔哈赤曾经的强悍之名,而术虎更是作为一种象征,存在于每一个生活艰难的部族之中。
努尔哈赤饱尝击败明军、攻城略地的战果,对海西以及北方部族的变化不是不知,而是无暇顾及,在派出几只数百人的队伍前去征收贡物以及募集兵马而一去不返之后,便再也没有做这类白白消耗人马的蠢事。隐隐崛起的力量让努尔哈赤略感不安,但至少目前为止,千山堡的苏翎并未有所动作,看来是满足于在宽甸堡自立,而海西一带还不太清楚的武装力量,看情形也是一般的抵抗而已。
若不是大明朝不断在沈阳、辽阳一带征调人马,努尔哈赤说不定会挥军北进,再次上演当初纵横千里的威风。但,家大业大,努尔哈赤已不是当初的努尔哈赤,当初努尔哈赤敢于以数十人力战数百敌兵,那是退无可退,别无选择,而今手里拥兵数万,阿哈数十万,怎能不为这份家当担心?
杀尽海西、东海那帮穷鬼只能是泄愤,而丢了赫图阿拉那些价值数百万的财物,几十万的人口,却会要了努尔哈赤的命根子。如今的形势已经不是努尔哈赤与大明能够停手的地步,前些日子努尔哈赤提出的划河为界,便被大明朝丢在一边,不予理睬,这样下来,不是努尔哈赤继续进攻,打掉大明朝辽东的威胁,以保全自己夺得的战利品,便是大明朝一鼓作气,将这个让大明丢尽脸面的奴酋擒获斩掉头颅。摆在面前,只有这两种选择。
此时的辽东便是这般状态,大明眼里只有建奴努尔哈赤,而努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