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节 隆冬出猎(第1页)

忖间,陈医士小心翼翼地问道:“公主为何如此疑问了什么蹊跷之处?”

我并没有将我的所见所闻告诉他,因为他虽然是我这边的人,同时也是李淏的人,多尔衮和李淏如若势同水火,那么他肯定会站在李淏那边。以他的身份和能耐,通过特殊途径,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多尔衮“病亡”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我突然害怕起来,政治险恶,恰如一江结了薄冰的混浊之水,我站在中央,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我能平安地抵达岸边吗?多尔先前跟我说的那些话,不像是无的放矢,“你要记住,这个世上,除了你最亲的人,其他的那些外人,没有哪个肯真正对你好的,你不必害怕负了他们……”这是什么意思,恐怕不仅仅指那些我根本不认识也没见过的人吧?莫非叫我和某些人划清界限,只相信他一个人?这个“某些人”,究竟指得是谁?

脑子里清晰异常地跳出一个名字来——李淏!这个思路打通之后,再来解释那些蹊跷,就如拨云见日了,眼前的世界也豁然开朗起来。多尔对李淏,一直是笑里藏刀的,他何尝不想除去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上次围猎的时候,我就在他的眼睛里看到过转瞬即逝的杀气。然而让李淏死在大清的土地上,于中于外都不好交待,所以多尔衮不得不收敛起那个可怕的念头,继续谈笑自若。一直到围猎结束,又派人将李淏平安地送回了朝鲜。这大半年地功夫,李淏还好端端地当着世子,这个情况肯定是多尔衮极其不愿看到的,他会不会假手于人,借他们朝鲜人自己的手来除掉李淏?

于是,我回避了正题,反过来问道:“风平浪静?我看不怎么可能。还是有些事情你没打算告诉我?”

陈医士见瞒不过我。只好照实回答:“小人害怕公主忧心。所以才那样说的。其实正如公主所忧虑,世子殿下现在在朝鲜的处境可有些不妙呢。”

“哦,具体是怎么回事?”

“四月底的时候,世子殿下返回朝鲜,随从清国大臣居然令陛下亲自出汉城迎接!历来哪里有父迎子的礼法?更要命的是,清使还称殿下为清国皇帝地代表,有如上国天子亲临。所以要陛下以臣事君地礼仪去谒见殿下。这样一来,凡是‘清西派’地朝臣和士大夫对殿下无不心存忌恨,以为殿下已被清国皇帝收买笼络,成为朝奸,将来若是即位,必然对清国奴颜事之。这对朝鲜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耻辱。”他忧形于色地说道。

我心中冷笑,多尔衮这手段还真是杀人不见血。明摆着就是把李淏架在火炉上烤。而李淏即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