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间,就过去了五个月,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自从德浑,巩阿等人横渡洞庭湖,荆州会战取得大捷之后,风向立转,清军迅速扭转了战局,仗越打越顺利,南方的军事进展很快。到了现在,大军接连占据了安吉,赣州等江西重镇,现在已经兵围上饶。虽然攻势遇到了阻截,暂时停顿下来,不过恰好此时浙江绍兴被博洛大军攻破,隆武政权镇守闽浙咽喉仙霞关的郑芝龙慌忙撤兵,还安平镇,郑鸿逵逃回福建浦城。因此,南方的战局也终于可以让人松一口气了。
因此,武英殿里朝会时的气氛,要比以往轻松了许多。这一日照例又是内阁议事,我坐在暖阁一角的小桌子前,以做【起居注】为名,一面快速地记录着君臣对话,一面充当着听众。
这次议事很是冗长,我对那些军事行动的细节布置和各种安排不是很感兴趣,也就埋头记录,并没有往心里去。不过当多尔衮提到了洪承畴刚刚派人从江南送来的奏折,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这封奏折里,洪承畴提出了招降郑芝龙的建议。根据他的多方面详细分析,郑芝龙确实很有归顺朝廷的意愿,因此,洪承畴和此时正在浙江的征南大将军博洛商议之后,上折子请求多尔衮批准,他们好着手行事。
若能兵不血刃,就招降郑芝龙及其麾下众将,以及收服盘踞闽浙一带多年。根基牢固的郑家势力,当然是最好不过地便宜事。不出意外地,多尔衮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立即得到了在场所有大学士们的一致赞同。
眼看这事儿也就这样通过了,多尔衮忽然又提出了一个大家一时间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博洛他们若能顺利招降郑芝龙,自是最好。不过朕却听说,他的部下里很有些一心忠于明朝的人。尤其是其子郑成功和其弟郑鸿逵、郑芝豹等人。若要他们也一并归顺朝廷。恐怕不是一件易事。不知道这个郑芝龙的本事究竟有多大,有没有办法能制约住这些不大听话的下属。若不能,恐怕他们会在闽浙一带继续为乱,终究是难以平定,你们可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众人商议了一番,而后,冯出班。说道:“臣以为,郑芝龙此人,不过是个海盗出身地商人,眼中唯有‘利’字可图,全无忠义报国之心,所以只要诱之以利,他必欣然归降。至于他地子弟部属是否能顺利归降,倒也不必忧虑。皇上完全可以依照之前左梦庚、刘泽清地例子。令博洛将郑芝龙诓骗过来,解其武装,送来燕京软禁。同时令其写书给郑成功等人。招他们归降。郑成功见父在我朝,性命攸关,出于孝心道义,也不敢冒天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