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宴后惊变(第1页)

其实当皇太极喝下那碗被我加了料的虎丹羹的那一瞬,在放下心底石头的同时,我甚至觉得脊背上似乎有一股阴凉之风在席卷,让冰冷阴森的感觉扩散到了全身,尽管我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但是内心却突然极度虚弱: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亲手送他人上路,并且还是黄泉之路,怎能不格外心虚胆战?

上面的皇太极依然毫无异样地继续和多尔衮谈笑风生,似乎正在交流着他们十多年前的往事。人的心理的确很奇怪,当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之前,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多年前的往事,一幕幕,一件件,像电影屏幕一样,重新播放着,然而皇太极却根本不会预料到他即将踏上那条任何君主都极为恐惧的道路。在他慈和宽容的微笑中,正隐藏着极大的杀机,他也许此时正在为多尔衮即将面临的命运而百味交杂着,也珍惜着这最后一次兄弟之间的所谓“推心置腹”,将来,这个最后一次,完全可以作为记忆中最值得拒绝回味的东西。

我盯着手里的烤鹿肉,用一把锋利的小刀仔仔细细地切割着,然后眼前的视线却渐渐朦胧起来,隐隐中,我和上面的皇太极似乎换了位置,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他此时的内心,仿佛对他此时心中的语言一清二楚:

“多尔衮,朕知道你一直对朕貌合神离,委以虚蛇;也知道你此时对我谄媚的笑容下,正掩盖着许多仇恨。不过,既然你已经恨了朕那么多年,朕也不会介意再令你痛恨朕一回。千秋功过,史书自有评论,历来成者王侯败者贼,只可惜,你注定将是一个失败者。

眼下你和豪格,一山不容二虎,如果说朕在位时,你可以尽量压制着你的勃勃野心和强烈的权利**,但是只要朕一旦不在,那么你会如何对待朕的儿子们?以豪格不知收敛的为人,朕相信你绝对他不会心慈手软,他会死得很惨。可惜啊,朕一直很满意你的才能,你的干练,可是和朕的子孙性命比较起来,朕还是不得不让你先行一步了。

你知道吗?不只是你在恨朕,朕也同样在恨你:你不是觉得当年朕矫诏令你母妃殉葬,联合几个贝勒谋去了汗位是很卑鄙的行为吗?那么朕告诉你,朕从十七年前决定那么做的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后悔过。你觉得你十四岁时没有了额娘是件很悲惨的事情,那么朕告诉你,朕要比你更加悲惨!

如果不是当年乌拉部的布占泰把阿巴亥送来与父汗为妃,朕的额娘孟古又怎么遭到父汗的嫌弃冷落?阿巴亥凭着妖媚手段,不但骗取了父汗的宠爱,还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升到了大妃的位置,当她在正房里春风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