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汉奸之路(第1页)

西罗城阅兵完毕之后,吴三桂在众多亲兵的护卫下,返回山海卫,一路上但见不少牛马车辆,百姓们肩扛手推,源源不断地运送着大批粮食向山海卫的方向而去。有眼尖的百姓从吴三桂的衣饰装扮上大致地猜出了他的身份,于是纷纷投之以好奇和敬仰的目光,“平西伯,是平西伯啊!”

“吴大帅的相貌生得可真是威风啊!”

“是啊是啊,吴大帅可是大明的忠臣,他要替君父报仇,把那些贼寇们统统剿灭,收复燕京,重兴大明呢,可真了不起哪!”

……

甚至已经有不少百姓对吴三桂下跪叩拜,简直把他当成了救世主一般。吴三桂见状,连忙在马上向百姓们拱手致意,接着又慷慨地发表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豪言壮语,这才在众民景仰的注目礼下策马而过。

看到自己如此受百姓拥戴,起码在顺民心这一点上,他就已经远远胜过了目光短浅,思想麻痹的李自成。因此,吴三桂心中不由窃喜,看来这数日来的舆论散布,确实大大地收到了成效。

这十数日来,面对大顺朝廷作为一个政策在推行的“追赃助饷”和“夹”活动,还有大顺军中一部分害群之马的烧杀奸淫行为,不少京城官员和家属、商户、百姓陆续开始逃亡,以至于李自成赶忙采取了连坐制度,一人逃走,十户连坐。于是相当部分在京的明降官和士绅。甚至百姓都开始对大顺政权感到失望甚至抱有了敌意。

即便如此,也不能有效地遏制京城官民们私下子携家带口,潜逃出城地趋势。随着逐渐逃入永平,榆林,遵化还有山海关等地的明朝官民们越来越多,他们所带来的消息,很快散播遍了整个冀北地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贼寇们的恶行。

燕京城里发生的这些情况和大顺政权的所作做为。让吴三桂本人和他手下不少关宁将士以及京畿、山海关地区的不少士绅、百姓。都开始对大顺朝廷产生了巨大的敌意,并且导致他们认为大顺政权不具备真正统治天下地能力。于是,山海关一带不少士绅商户知道双方决裂后,对吴三桂部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大力支持,纷纷出钱出人出物,输助粮饷七千八百五十余两,战马一百二十余匹。吴三桂又从当地百姓中新募集到数千军士。自古燕赵之地盛产豪杰勇士,因此这些新兵绝非乌合之众,个个都是强壮悍勇之辈。

而眼下这一路上运送粮食地百姓们,大多是由当地士绅们派遣过来送粮食给吴三桂守城官兵们充作军饷地,也难怪吴三桂格外神清气爽,心中暗暗得意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