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政治家的贪婪(第1页)

嗯,想来多半如此,不然他怎么会如此火急火燎地派信?以往从来都是我们给他送劝降信,只不过他这个第一次主动来信,是不是表示愿意归顺我朝?”多尔衮将书信接在手中,却发现这信着实不短,足足有四页之多,他在览阅之前,先是望了我一眼:“眼下我们正是久旱之时,这不,天上就降下甘霖来了。”

我对于此封书信的内容虽然没有过目,却早已心知肚明,现在高兴未免早了些,“对于吴三桂来说,王爷所领的八旗大军又何尝不是久旱之后始降的甘霖?不过照我看来,这封信却也未必就是归降信。”

多尔衮捏着手里的信,目光却没有停留在上面,而是略显愕然地盯着我看,顷刻,他摇了摇头,道:“难不成都到了这个时候,他吴三桂还要拿着平西伯的架子,想要跟我大清讲条件吗?殊不知这世上哪有花任何本钱的买卖?”

“王爷先不必疑虑,看过之后就明白我的猜测是否准确了。”

我当然是胸有成竹,然而却不想在多尔衮面前过分卖弄聪明,再说这也不是我的聪明,而是我有详细了解过这段史料的优势罢了。这次即将到来的山海关大战,我不想多加掺合,因为这对于多尔衮来说已经是一场相当完美的成功战事了,根本不需要任何补助和提点,我害怕在这每一步都必须做到恰到好处的敏感时期,由于不经意地一个举动甚至什么意外因素。导致历史产生相应的蝴蝶效应。

多尔衮低下头来,将书信先是匆匆地过目一遍,接着又重新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知道是喜悦多一些还是嘲弄感多一些,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浅笑:“这个吴三桂,还真是来信借兵的,你猜得还真准!你也看看吧,冠冕堂皇的。文采也属上等。看来吴三桂在谋虑方面的确要远远精细过一般武将啊!”

我接过信来。一页一页,缓慢地翻着,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字书写方面没有标点符号,所以阅读起来不可马虎,否则很容易会错意思。

“大明敕封平西伯兼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致大清摄政王殿下:初蒙我先帝拔擢,以蚊负之身荷辽东总兵重任。王之威望,素所深慕。但春秋之义,交不越境,是以未敢通名,人臣之谊,谅王亦知之。

今我国以宁远右偏孤立之故,令三桂弃宁远而镇山海,思欲坚守东陲而巩固京师也。不事!但京城人心不固。奸党开门纳款,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今贼首称尊号。掳掠妇女财帛,罪恶已极,诚赤眉、绿林、黄巢、禄山之流,天人共愤,众志已离,其败可立而待也。我国积德累仁,思未泯,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