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一年,十月初十,井
真定已经被宗望率领的金过东路军围了四十天,作为河北重镇,又扼守金军南下通道,朝廷当然不能坐视真定陷落。即便皇帝已经决定割让太真河间三镇给金国,但也架不住真定太守一月三十封求援信的恳求。也许,皇帝和朝中的宰辅们还抱有一丝幻想,宗望在久攻真定不下之后,就此撤退,如此一来,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不过,就这样让真定太守李邈守下去也不是办法,真定的守军在上一次救援太原之战时已经被种师中带走,尽数丢在了山西,现只剩两千多人,要想靠这点人马守城无疑是痴人说梦。
如果宗望再能干些,如果真定的守军再懦弱些,金人拿下真定,皇帝也可铁了心同女真人谈和。问题是,宗望虽然亲率了六万女真主力,一口气攻了四十天,却偏偏拿不下一座缺兵少将没有外援的真定。这让大宋皇帝和朝中相公们大觉头疼。
割让三镇大概是宋金和谈的基本条件,对这三个地方女真人觊觎已久。在被金人拒绝以岁币换三镇之后,皇帝明白金国这次是要地不要钱。如果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割三地给金国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问题是,若就这么割了,皇帝和宰相们都要背上丧城失地置祖宗陵寝于不顾的罪名,进而动摇其统治的根本,其中所蕴涵的政治风险不言而喻。
当然,如果这三镇被金人采用军事手段拿下。情况又是另外一种模样。反正三镇已被人攻下,割不割都不是大宋地土地。顺水推舟,就此和谈。大家也省得了那许多麻烦。
清流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目前的态势是,三镇之中河间已经陷落,太原和真定还在大宋朝手里。太原那边还好,有杨华坐镇,金人也打不下来。而杨华这人也乖觉。无论他那里打成什么模样,绝不向朝廷叫苦,不请兵不要饷。皇帝也省心,眼睛一闭,由他自生自灭。但真定这边就讨厌了,三天两头派人来东京求援。短短四十天居然派出了三十个使者。几乎是一天一个,知府李邈地求援信也写得声情并茂,杜鹃涕血。
看到李大人的信。朝野清流一片哗然,绝不让出真定。与北奴全面开战地呼声压倒一切。皇帝和宰相们都被这汹涌的舆情压得不敢说话,还做出姿态。真定必救,即便朝廷财政再困难。也要派出大军解真定之围。
看着李知府送来的的信在案上堆成一座小山,皇帝这个时候才想起杨华的好处来。如果在真定地是杨华,哪里会有如此烦恼。这个自己一手提拔的将军,一直是个闷头做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