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心不易(第1页)

后世的北京故宫比起来,北宋的皇城在规模上还小上]算得上这个时代最恢弘的建筑群。杨华是从皇城的西角楼进的城,西角楼下正好是尚书省的办公地点。

以尚书省东面的宣德楼为中轴线,将整个皇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尚书省的东面是两府八个秘书省。

杨华这次面圣自然要依足礼数由宣得门前的小广场北行。

正面是皇帝早朝时和国家举行大典时的大庆殿,大庆殿两侧分别是中书省、枢秘院、门下省和六部。

大庆殿背后才是皇帝的居所禁中。禁中之前还有一排大小不一的大殿:集英殿、皇仪殿、垂拱殿、文德殿、紫寰殿。

可以说,这里就是整个大宋的心脏地带。

此刻正值午夜,各部官员虽然都没上班,但各部、省还留有值班人员,到处都是辉煌的灯火。杨华也不是第一次来皇宫,但深夜至此却是头一遭,眼前的情景还是让他心神为之一摄------正是煌煌天朝啊!----若非自己这次依然领军进京勤王,眼前这一切都将毁于战火。三千楼阁,繁华京城都将变成一堆瓦砾,清明上河图中的锦绣遍地也就彻底湮没于历史的尘土之中。

这也是在真实历史上赵构在河北称帝后死活不愿到东京继位,反改在南京登基的主要原由。当初东京之所以建都,宋太祖和太宗看重的不过是这里的商业简直和便利的水运系统,东京无险可守,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适合建都。

到靖康国耻之后,东京残破,又暴露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已经失去了做一国都城的价值。因此,赵构这才放弃开封,转道南下。终宋一朝,汉人也只能偏安江南,再无力北进,直到国破家亡。

崖山之后,汉人血脉中那一丝血气终于南海的滔滔大浪吞噬了。

皇城里的秩序井然,不过,杨华还是嗅到了一丝血腥味,定睛看去,各处路口都整齐的码着尸体,白色的裹尸布很是扎眼。

看到杨华地疑惑。姚友仲神色有些黯然地解释说北面有一支金人精锐步兵架设了大量地攻城器械。攻打甚急。满城地太监都被征召上城作战。一天下来。死伤惨重。皇城就这么大点。尸体多得没地方放。又怕放进皇宫惊了圣驾。只能摆到各部衙门外地路上。

“北面有只金军。还架设了大量攻城器械。是哪一支部队。领军将领是谁?”杨华意识到问题地严重性。若敌人不顾一切攻打皇宫。河东军又不能进城协助防守。以太监们和班直武士地战斗力。只怕不是那些精锐女真士兵地对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