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就剩不到七个月的时间了,我奉劝大家觉要少睡一点了,多花时间来看书、做习题,高考算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转折,把握住了,你们就能一飞冲天,把握不住,街上那些拉黄包车的人就是你们未来的生动写照!”这是化学老师叶老师的经典名言,最近这阵子,每次上化学课,叶老师总会把这句话重复几遍,弄得同学们都是一阵紧张。
“不会吧,要是考不上,也不至于去拉黄包车吧?”看了看外面街上那些骑黄包车的人,班长吴刚打了一个冷战,随即皱眉轻声说到,逗得全班同学都是哈哈大笑。
黄包车是滨海小城的一大特色,说是拉黄包车有些夸张,多是脚踩或是电动,速度不快,安全性也不高,但要比出租车便宜很多,另外滨海人似乎对黄包车情有独钟,出门的时候都会叫黄包车,而不是打的。
“废话,都快二十一世纪了,谁还坐黄包车啊,黄包车早没市场了,咱们以后连黄包车都没的拉了!”学习委员姚玉梅白了吴刚一眼,叹息一声。
“所以啊,我们要努力,好好准备,考个好大学,一飞冲天,将来就不用拉黄包车了!”叶老师听到吴刚和姚玉梅的说话,于是乐呵呵地笑起来,随即他走到杨天身边,在他的课桌上敲了敲,示意让他出来一下。杨天起立,随叶老师出去了,他心中清楚为啥老叶要找他,前几次化学测验考试他都没有参加,就连上周的学校摸底考试他也缺席了。
老叶并没有把杨天叫到办公室,而是直接站到了教室前面的走廊上,站在大理石走廊上,可以看到一中校园的全貌,能看到不远处操场上挥洒汗水的低年级学生。
“杨天同学,复习得怎么样了啊?”老叶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习惯性地问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还行!”杨天歉意一笑,其实他的化学复习还没有开始。尽管在高一的时候,他就已经把高三的课程都自学完了,可是高二高三的时候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外面混迹,有些东西地确还需要再巩固,否则到时候很难灵活应用。
“理科不像文科,临时抱佛脚可不行啊,要尽量做到熟练!我知道你想报考的是滨海大学,有些可惜了。但老师们也不能左右你地志愿,以你现在的成绩上滨海大学不是什么难事,但老师还要多嘴几句,做任何事情都要勤勤恳恳,尽量做到万无一失,考场如战场,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不要到时候慌了神然后留下很多遗憾,知道吗?”老叶平时话就比较多,像这样和学生心平气和地说话还是第一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