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高架桥虽然还没有全线通车,但中山路的怀旧改造工程已经彻底完成。
滨海市的老老少少纷纷涌上街头,一边庆祝传统佳节,一边喜贺滨海市的这一盛事,中山路上到处是舞龙和舞狮的市民,而中山公园里则是秧歌队成排。
为了怀旧,很多老爷子都重新穿上了中山装,精神抖擞的走在大街上,以前他们穿中山装的时候总会被人笑话老土,不过现在不会了,在中山路穿中山装绝对是一种时髦,深受所有路人行人的尊敬和爱戴。
市民对中山路的改造成果非常满意,郎平副市长的政绩随之飙升,而杨天也得到了嘉奖,除了绿化花木的利润之外,市政府额外奖励五万元,并且他还被评上了滨海市1998年十大杰出青年。
与此同时,滨海一中的新学期开始了,由于杨天被评上了滨海市98年的十大杰出青年,所以学校老师们对他都格外客气,以前说他很诡异、是怪才的老师也都不再说他了,见到他还会打招呼,毕竟他们是亲眼目睹了中山路的神奇。
大清早,杨天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刚坐下,却发现黄娟不见了,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今天是星期一,黄娟应该是从家里来学校才对,可是她向来都比他早到,今天怎么会迟到呢?
一直到早读铃声响起,仍是不见黄娟的踪影,杨天有些担心了,他急忙掏出手机给黄娟打电话,自从拿了市政府的奖金之后,他就立马给黄娟、杨雪玲也买了手机,都是两千多快的诺基亚,高兴得她们俩都是好几天没睡着。
“小娟,你在哪呢?怎么还没来学校?”电话通了,杨天习惯性地问到。
“没事。我今天不舒服,想请假休息。对了,你帮我向鲍老师请假吧!”电话那头黄娟的声音很急,但听上去不像是不舒服。
杨天愣了一下,觉得事情有古怪,于是给黄娟家里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通了,但没人接。
拨了三次,仍是没人接,杨天越想越急,既然黄娟说她不舒服要休息,那为什么会不在家呢?
最终杨天决定拨通自家地电话。毕竟他家和黄娟家隔得不远。两家有什么情况。彼此都知道。
“小天啊。你有什么事吗?”接电话地是李秀英。说话地声音也有些急切。
“妈。黄娟家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杨天开门见山地问到。
“没有……瞎说。她家能出什么事。你在学校好好念书就行了!”李秀英否决地语气有些不坚定。
“老妈。这事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