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果酒(第1页)

想吃到大米饭,其实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从成熟到脱粒到碾米,卫远真正做上,才知道农民伯伯真的很辛苦。

其实,卫远种出来的这种稻子已经很照顾他了。杆高穗长,每穗差不多结有两、三百个饱满的大稻粒。脱起粒来也很简单,只要卫远拿上一大把,用力的拍打在地面,只几下,上面的稻粒就基本都下来了。

现在的卫远力气大,连拍几大把稻子之后,收获的稻粒就差不多够一锅了。然后要把包着稻皮的稻粒变成大米,这让卫远挠了头……一颗颗的太麻烦了啊。不过,还算幸运的是,稻穗变成稻粒后,已经不算扎眼。卫远跑到村委会借用了碾米机,终于得到了一小袋白花花的大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卫远一边淘米一边感慨。

饭有了,菜呢?

有点犯懒的卫远去村头买了两块嫩乎乎的卤水大豆腐,又洗了把小葱,准备就着农家酱,吃这道小葱拌豆腐。别看菜简单,其实配起来很下饭的。

这时候,饭还没煮好,新稻米的香气却已经完全浸透出来,弥漫在屋中,随后,香味继续扩散,笼罩了整个院子。甚至引来不少的鸟雀,飞到后院的大树上叽叽喳喳,让人等得更是心焦。

终于饭好盛碗,色泽微黄的米粒如珍珠般圆润,吃上一口,卫远就忍不住惊异,闻起来香,想不到吃起来居然能更香。软硬适中的米粒,细细咀嚼之下,不但香浓诱人,还略有回甘,就这个米,干吃饭其实就可以,不用菜都行。

当晚,卫远又吃多了。

汗,长此以往,体型岂不是要变成大叔样?卫远暗暗告诫自己。

吃完饭就要干活了。卫远决定,还是先把空间稻子收了,自己脱粒,带壳的稻谷装袋,这样不显眼。等村里统一稻收时,一起碾了给老妈他们送去。

不过。这两亩稻子。到底能打多少斤?

心里没数地卫远就跑去问王达青。得到地答案是。他们村丰收年景时。一亩最高打400多公斤。卫远合计自己怎么也比他们要多打些。预计一亩差不多600公斤吧。

于是他带着二十条黄麻袋。跑到无人小山谷中去收空间里地稻子。剩下地稻杆就直接扔到那里。装到后来才发现。麻袋居然还不够。

一条麻袋150斤。二十条就是3000斤。也就是说。空间地稻子。亩产超过了750公斤……最后。卫远地两亩地稻粒。装了二十三条麻袋。

这么些稻粒。去掉稻壳。碾完之后能有二千多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