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皇帝的分析。和蔡的出兵计划。人们的心头都有了一个清楚的意识。我们的胜利不单是取的领土或者是取的了赔款。只要是消弱了敌人。其实就是强大了自己了。这是一个辩证认识的问题。原来肯定人们是有这种想法的。现在经皇帝一说人们明白了。我们不去取的对方的领土。也不让他们进行赔款。只是让他们在战争中消耗自己。消耗了他们就是壮大了自己。而且还要让他们感激我们中华帝国。这的确是一个新的观念。要不说还是皇帝看的远呢。自己原来还真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关于参战的时间问题。这是肖峻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按原来的历史进程。一九一八年德军进行了五次反攻。均无建树。只好是败退回了德国境内。几个同盟国相继向协约国投降。到一九一八年的十一月德国投降。一战正式结束。其中美国的参是个最大的原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参战的情况。
首先是美国参战的条件:以“中立”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自九世纪末开始。美英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到一九一四年。国在拉美的投资为十七亿美元。德国为九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一九一四年的八点二四亿美元激增到一九一六年的三十二点二四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一九一四年的一点六九亿美元猛跌到一九一六年的区区一百一十六万美元。几近于无。战争期间。美国还供协约国各种物资一百零五亿美元。贷款一百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当时他们重点的债券就是借了四十亿美元给英国。借了三十亿美元给法国)。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的联结在一起了。特别俄国已发生二月革命。一旦俄与德单独议和。退出战争。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一百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不的不参战。
其次是美国参战的借口: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一九一七年一月十六日。德国外长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公使发了下面这封电报。内称:“我们建议于二月一日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与此同时。我们将竭力使美国保持中立。如果我'|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建议在下列基础上同墨西哥联合:一协同作战;二共同缔结和平……”即引诱墨西哥参战。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宣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报酬。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