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飞机制造公司,是由米高扬设计局和莫斯科飞行工厂合并而成。于1994年被我收归如意航空航天集团旗下。收够米高扬,对俄罗期以外的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件极不可能的事情,就连我当初听到俄方官员同意我收够米高扬时,也惊讶的不得了!我原本是想收购雅克设计局来着,必竞当初俄国人把雅克141的图纸买给了美国人。
直到我接手米高扬时才发现问题,我基本上是被狡猾的老毛子给骗了,米高杨设计局的机库里停着一百多架没有被军方采购米格29**T飞机,新成立的米格公司帐面上,一分钱都没有。新飞机的研发方案被无限期搁置起来。设计局的工作人员被新上台的俄政府一通乱折腾,瞎改革。使得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差到极点。在加上米高扬设计局的领头人物贝利亚科夫,在新沙皇叶利钦上台前,唱了反面角色。更是使得米高扬设计局几呼走入绝境。
而恰好当初,田红在俄罗斯叶利钦政府上台前,提供了一笔可观的政治献金和美元贷款。与叶利钦政府关系十分不错。更何况新成立的米格公司是不可能被买家从俄罗斯搬走。政府、官员反到能从这笔交易中大赚好处。米格飞机制造厂还能得到继续研发的经费,米格的技术人才也能够得到保留下来,生产工人也不会失业。还会间接养活一大批下游工厂。俄方面对种种好处何乐而不为。
说实话,我接手米格后,一直也没投入多大的关注。把贝利亚科夫挖到中国去研制大飞机,把中国的设计人员派到俄罗斯米格工厂学习。让范红军帮我联系一下世界各地的军火买家。再就是96年时。我亲自向赞比亚和智利推销了几架米格29飞机。至于米格飞机制造厂。我是从收够下来以后就再也没来过。
今天是1998年1月7日这天,我刚从国内家中陪父母过完新年,就急冲冲地赶到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试验中心。因为,今天是米格1.44样机首飞地日子。在美国F22首飞五个月后的同一天,进行试飞。多少也有些挑衅的意思在内。只不过苏37的样机试飞更早些,在F22成功的第十八天也试飞的样机。不过米格为了试飞准备更充分,将试飞时间照原计划推迟了两个月。
而首次试飞员则是曾经在伏波号上教我飞行地叶夫根尼。当我来到试飞中心后,叶夫根尼这个沉默的男人,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他走过来对我说道:“刘,你会来真是太好了。我会让你看到一个完美的试飞结果。”
我点点头拍了一下叶夫根尼的肩膀。后退了几步,向他伸了伸大姆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