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也是心头直蹦,她有点期待,又有点害怕,她怕老杨送给自己的是一枚钻戒。
“你先打开吧。”老杨说。
小玉点点头打开了盒子,是一枚金托儿的满翠的翡翠戒指,老坑玻璃种儿的,价格不菲。小玉常舒了一口气。小薇偷看了一眼,也松了口气,低头接着忙。可是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了。
“喜欢嘛,上次有人送过来的,我看不错就自己留下了,带上试试吧。”老杨说。
小玉把戒指带在了小指上,金托儿是可调整大小的老式做法,稍微紧了紧正合适。
“嘻嘻,不错,你又中饱私囊了,不过蛮漂亮的,我喜欢,看看你的礼物吧。”小玉看了看手上的翡翠戒指说。
“诶”老杨边说,边把小玉给他的锦盒打开了。
里面是一件瓷器,不算大,口沿儿直径八公分左右,乍一眼看过去老杨以为是个水盂,也就是文房器,大口径是用来涮毛笔的东西,象这种小口径的一般是用来往砚台里面加水用的,应该还配个小弯把儿的匙子。
老杨把东西拿出来仔细看了看,老杨笑了,笑的很开心,这东西不是水盂啊!小玉真是想着自己,东西不贵,却很好玩儿,而且还很有实用性。
“什么好东西啊,瞧你笑的都不是人声儿了。”小薇终于把机器关了,伸了个懒腰发言了。
“这个啊,这个可是好东西哦,我天天都用的着。至于干吗用啊,俺不告诉你。”老杨说。小玉在旁边偷笑。
“切,就你还天天用的着,你哪天写字画画啊,水盂嘛,咱公司有的啊,我见过嘛,还不告诉我,切。”小薇说。
“看看,老外了吧,这可不是水盂哦,这个是清朝的烟灰缸,嘻嘻。”老杨说。
“行了,你就别现了,小薇问,你就好好说嘛。”小玉批评老杨说。
“得令,你看这个,这个是光绪后期的烟灰缸,看到这个东西的奇怪之处了嘛,只有口沿周边有釉,而其它部位都是沙胎不挂釉。看到那个青花发色了嘛,我记得上次跟你说过啊,你应该看得出啊,很典型啊。”老杨说。
“哦,这个你上回说过,典型光绪洋蓝彩嘛,好像俗名儿叫什么鬼子蓝,你说是光绪后期,民窑采用了德国和日本的化学料,蓝中带紫,发色浮于釉面之上,还说什么俗不可耐,是吧,我没记错吧。”小薇说。
“嗯,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小同志没白接受组织教育嘛。”老杨在那儿装大瓣儿蒜。
小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