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一线随拍这块儿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下面说说你的古今佩饰的情况吧”老杨说。
“是这样,我们投入了不少资金收集市场上的老明清佩饰,而且主要集中点是品质好,做工精的,倒是让我们收集到不少,这样的话,这方面的东西现在市场价格倒是让我们给炒火了。”小玉说。
“我们也找了一些老工匠,手艺好的,稍微培训了一下他们对传统文饰的认知,他们掌握很快,现在生产没问题。”小玉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样品递给老杨。
“哦,给你看看,这是新出的几件东西中的一件”小玉说。
“不错啊,明代双鸳玉带板,配上了金边,做掉饰,很不错啊”老杨一边看一边说。
“你怎么知道就是明的啊?给讲讲啊。”小薇好奇的问。
“这个怎么说呢,看一件玉件,高古的东西我接触的少,就拿明清玉件来说吧,有人说要看沁色,看古旧感,我个人觉得不完全。你拿这件来说,你看只有一点沁色,而且是土沁,不是很明显。首先我觉得看玉件还是要看玉质,这是很明显的一块和田青白玉,虽然白度不够,但玉质很好。”老杨说。
“另外,必须细看做工,先不看鸳鸯,先看鸳鸯下面一层镂空雕的花卉文饰,给人感觉一层一层的,你要注意镂空地方的线锯痕迹,是比较微小和杂乱的。另外反过来,你用手摸一下镂空的地方会有割手的感觉。”老杨说。
“再者,现在看看双鸳的布局,很对称,很有生气,看羽毛和尾巴的雕痕,深浅不一,但层次分明”老杨接着说。
“看一件东西是综合性的,我只能讲这么多了,累死我了。对了如果要鉴别还要学会区分包浆的真伪,沁色的真伪,但有些东西是出土的未被盘玩良久,哪儿来的包浆啊。”老杨说。
“晕啊,你都说的什么啊,说的我一头雾水。。。。。。。。。”小薇说。
“这不能赖我啊,你没有基础知识,你让我怎么给你讲啊。咳、咳、这件东西不错,归我喽”老杨厚颜无耻的说。
“切,想的美,这是送给小薇的,算是见面礼吧”小玉说,小玉想小薇是老杨的好朋友,以后又是公司的重要员工,所以送点小礼物还是应该的。
“这。。。。这。。。。不好吧,太贵重了”小薇倒是客气起来了。
“嘻嘻,给你就拿着吧,别装了”老杨打趣道。
“晕啊,你们怎么又跑题了,小玉,你还是说正题吧”百刀看不过去了,赶紧往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