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车轮比天高(第1页)

在这个时代,因为通讯和侦查手段的落后,让大几千的主力军在敌方地图上凭空消失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何况赴死军和清军都还没有进入对方的视野。

赴死军主动出击和朝廷没有一星半点的干系,外界知道的消息很少,尤其是作为先遣的开头部队,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其确切位置。

因为赴死军没有什么顶头上司,更加不必理会什么朝廷、各部各衙,也就用不着飞马传递军情闹的世人皆知。

尤其是现在的江左几乎是一个空白地带,来去纵横自如的很。

为尽可能的掩饰作战意图,沿途遇到的百姓流民等闲杂人等,一律扣留随军同行。

暂且作为斥候使用的马步营经过这一年的扩充发展,已经拥有骑马步兵七百余人,堪用的马匹九百余(不全是战马)。

如此大规模的斥候力量已经全都撒了出去,尽可扩大侦查范围,以赴死军主力为核心,骑马步兵已经形成一个半径近两百里的侦测范围。

骏马飞奔,淮扬一带的战报流水一般汇总上来。

“清兵的动作可真不慢呐。“

在占领徐州之后,仅仅四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攻克泗州,主力正在渡过淮河,其前锋直逼扬州。

气势汹汹准备清君侧的左良玉忽然莫名其妙的病死,这让弘光君臣欢欣鼓舞的同时,史可法也终于如愿以偿的回到了扬州。

作为淮扬督师的史可法,既没有利用这点宝贵的时间加强防线,更没有在南下的过程中和左部有过哪怕一次战斗,虽然也有身不由己的原因,可宝贵的时间和战机就在他这么辗转之中白白溜走。

这些宏观方面的消息很容易就能得到,关键是清军的详细兵力部署、后勤保障、军队制置、各部统属等详细情报。

已经渡河和正在的渡河的是清军主力,也是多铎手中最为精锐的部分,其中满蒙各有两旗(固山,现在读者习惯称为旗,真正的满洲兵在入关时候大概有十个固山——作者按),汉军一旗,共计五旗兵力。

在江北各镇南调的时候,刘良佐给弘光帝的报告是:“虏众约七千余,或不过八千,余者多为沿途新附……”

至于史可法,由于采取过分保守的防御战略,对于清兵的总兵力也只能有个大概的估算。史可法给朝廷的奏报是“建虏如火,兵甲廿万”。

多铎的兵力到底是七八千人还是铺天盖地的二十万大军,南京方面并不是很清楚。

满洲兵的建制李四比较摸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