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六十四万种风情(第1页)

多少慷慨勇士玉碎江北,这才换来扬州八十万生灵的平安!

就在刚才的渡江之战中,又有多少碧血泼洒,老百姓都看的清楚。

总算是顺利渡江了。

在渡江的最后时候,火铳兵再一次展示了他们的秩序和纪律,正是这种依靠秩序建立起来的战斗力才保证了赴死军的顺利过江。

蜂拥而上的清军被成排成排的放倒在江边,血染江面尸浮水上,这种有秩序的杀戮在震慑敌人的同时也在震慑着自己人。

轰鸣的排枪之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何钧力愈发老练的口令还是不带一丝情感……

进退有据的步伐,整齐有序的排放,无不透着工匠所特有的严谨和沉稳。在掩护主力渡江的过程中,火铳营所展现出来的一切都让人刮目,无不显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曙光。

在这个冷兵器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一种全新的、完全和赴死军固有作战思想不同的力量逐渐浮出水面。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江边水汽极重,站一会身上就满是细细密密的潮气珠子,工夫一大,几层衣裳也能打透,也没有感觉到脸上有水,伸手一抹却湿漉漉的。

人们已经累的几乎虚脱,全不顾夜深露重或躺或坐的就地休息,不时有人小声的呼唤着某个名字,在寻找走散的亲友妻儿……

江上水声滔天。在夜色中闪耀着粼粼银光。众人无不翘首北望。

北边地天空通红一片。隔着这长江都能清楚地看到扬州地火光。

自家地房子早已经塌了吧?

房子里地家什器物也应该化为灰烬了吧?

女人都在小声地嘤嘤哭泣。孩子们也在跟着哭:“房子没了。家也就没有了。这兵荒马乱地年头。日子可怎么过?”

男人们心里也不好受。还得做出坚强之态小声地安慰家里地婆姨:“转年了等赴死军再打回扬州。房子没了咱再起几间。好端端地一个家就又安上了嘛……”

“也不知道什么年月才能再回江北……”

“赴死军的何等的英雄好汉你又不是没有看见,鞑子肯定蹦跶不了几天。”男人轻柔的抚摸着女人的背脊:“掰着手指头算吧,说不定不等你手指头掰完,赴死军就已经打回去了呢。到时候咱就起堂屋,一溜儿的青砖红瓦……”

起想象中家园,女人心志也强了许多,开始盘算以后再回家乡的好日子:“到时候,家具也多置办几样,我那陪嫁的一对红柜子肯定是烧了,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