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收保护费(第1页)

秋粮算是下来了,虽然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么多人题,最起码能够再支撑些时日。还长在地里的也就只有红薯和大傻萝卜了,这两种物件儿其实算不上粮食,可也能填肚子不是?等到了地冻铃铛裂的时候,从土里刨出来也能招架些时日,精打细算一些,再省吃俭用一些,怎么说也能支撑到小年儿前后吧。

至于一年里头最难熬的开春儿,和开春以后青黄不接的那一段要如何应对,就是李四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在相续闹出几次大的事件之后,李四所主张的抵抗观点得到一个加强的传播效果,这一抡的恐怖袭击算是有了点尾的架势。

在赴死军内部,新兵的训练正如火如荼。

纷纷的落叶之中,无数身穿土黄色军装的战士们踩起漫天尘土,各种训练都进入了正规。

在大山深处的基地当中,在一双又一双大手的忙碌之下,各种物资军备开始逐渐恢复,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赴死军的事业蒸蒸日上,声望如日方中的时候,也迎来了第一个战略性质的失败。

南下进入鄂、赣一带准备“帮助”闯军残部的那几个营无功而返。

在经历了几场低烈度的战斗之后,赴死军的派出部分和闯军残部也建立了联系,甚至取得了某种战术层面的默契,更主要的是,赴死军为闯军地这些残余部队打开了一条去往淮西的通道。

结果呢?

结果就是闯军中地绝大部分将领仅仅是表示心领了这份儿“好意”。也在口头上对赴死军和李四本人表示了敬佩。对于提出地闯军和赴死军合流这个观点。几乎所有地闯军人物都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尤其是闯军中许多颇有威望地将领。对赴死军地这个示好举动保存了足够地警惕之心。

闯王地队伍是不如以前声势浩大了。可这又有什么?老兄弟们都经历过比这还要危险许多地局面。还不是一样展壮大起来?还不是以大顺代替了大明?

李闯王是莫名其妙地没有了音讯。可这又有什么?没有了李闯王。还要赵闯王钱闯王嘛。

对于赴死军提出以淮西作为稳固根据地地说法。闯军中人多是不以为然。闯军就啥?就是流寇。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啥时候真正在乎过什么根据地?

再说了。那个李四可是披着大明朝地虎皮呢。闯军内部互相吞并地事情就不稀罕。谁知道李四是不是存心要吞了大伙儿手中地兵力?

只有极少数人认识到这种流寇作风当中蕴含的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