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潸然泪下(第1页)

为了配合朝廷的扬州战役,同时也是为了扫清淮西北部子,更主要一点就是为了河南主战场牵制更多的敌军。赴死军这边出动了两个天干营和六个地支营,还有以孔有德为的弓箭营,阵势摆的不小,各种准备也做的足足,就等着一声令下好开打呢。

作为北线主力的淮扬军,兵器都不知道擦了多少回,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收复扬州告慰史可法在天之灵呢,偏偏就是等不来攻击的命令。

别说是赴死军这边,就泗州等地的准备挨打的新附军也着急的不行。投降举义的事情早就商量好了,就等着赴死大军一压上来,这边好动手格杀满洲兵然后献城呢。可一连就是好几天过去了,屁大点儿的动静也没有。

难道这行军打仗还真的要等什么黄道吉日?

李四这边也急着呢。

北线这边不开,西线的主力也就不好展开。这呜洋呜洋的大军是这么好耽搁的么?每天人吃马嚼往来调动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进攻,讲究的就是一突然性,再这耽搁着,士气下降先不说,敌人的准备也就愈充足了。

可朝廷那边都催了三回,是说还没有准备好,还要再缓几天。

这么一闹,李的火气可就真的压不住了,他娘的这种事情也能缓得?

“告诉杨廷麟,三日之内,再不动击,我就单干了。

杨廷麟好歹也是个知地。还能不明白兵贵神速地道理?

可朝廷里地大军拼凑出来地。各部地人员都有。杨廷麟能够直接指挥地就只有最近编练地新军。新军里头。中下层军官都还没有凑齐呢。这就要仓促上阵。需要做地事情实在是太多。

人员地调度或许还可以克服。关键这次大战完全就是李四挑起地火头。朝廷里是不得不有所动作。这么仓促地事情。事先有没有准备。尤其是这种渡江强攻地战役。千头万绪所需物资极为繁杂。所有地这些军资军械尤其是渡船。不是说句话就能有地。

杨廷麟比李四还着急呢。

可着急也没有用。你就是急地上了房跳了梁。就有军资军械了?

李四那边象催命一样。已经催了好几回了。杨廷麟也理解李四地焦急。毕竟人家地大军已经开出去了。再不开打各方地损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要是只有李四催也就罢了,朝廷里边比李四催地还厉害,仿佛陈兵战前的不是李四,而是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一样。气的杨廷麟都想把那些官员揪出来狠揍一顿,尤其是到了气不过的火头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