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想怎么割就怎么割,胜负之数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大局已定的前提之下,无论鞑子刷什么样的花样玩儿什么样的把戏,也是于事无补,都不可能改变大局。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来做远征两辽的事情,都是奇功一件。来两辽说起来是来征战的,其实就是来立功的。
程子栋心里很明白这次征缴的意义,鞑子的大势早就完了,根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别的不说,以鞑子和赴死军目前的实力对比,就是放任鞑子再发展十年,也不够赴死军远征一次的。这样实力悬殊的战争,与其说的民族气运之战,不如是说打落水狗的。鞑子已经是芶延残喘,甚至连芶延残喘也算不上,完全就是吊了这口气就没有下口气儿,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能让鞑子覆灭。到了这种情况,程子栋甚至敢于断言,哪怕就是赴死军不出动大军,完全是就按兵不动的隔岸观火,关外的汉人也能反的鞑子走向灭亡。
远征鞑子,犁庭扫穴。多么冠冕堂皇堂堂正正的理由,其实就是过来清扫残局而已。
赴死军上下从来也不会怀这次远征的胜负之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算程子栋是个瞎子是个傻子,胡乱指挥一通,鞑子也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总体的实力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这不是一次两次战斗的胜利就可以弥补的,就算是诸葛终生伯温再世也只有徒呼奈何。赴死军强大的实力基础已经奠定,就算是上鞑子三个回合,胜负的局面也不可能有所改变。
有些狂妄而又必负任何责任的大言之辈经夸下海口:让鞑子三场,然后再让给鞑子三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最后再说征战胜负之事赴死军胜利的概率也超过百分之一千。
在鞑子全盛时期,举族人不到百万,如今退缩到关外大量人口抛弃在关内,战兵损失了十成中的九成九,连自己的安全都顾不得了谈什么大战?和赴死军这样的当世第一强兵作战,完全就是以卵击石嘛。
句不算怎夸张的话,就是牵一头猪来顶替程子栋这个方面最高指挥的位置,也能完胜鞑子。
这话虽然说的是夸张事实也实如此。
程子栋手下都是精强将。赴死军中身经百战地叉子兵。程子栋手下就有三个营头。叉子兵可真是当世第一虎贲。什么样地惊涛骇浪没有见过?什么样地大风大雨没有经历过?一路杀到如今。早就身如铁心似钢。单纯地从战斗力方面来说。程子栋有绝对地把握闭着眼睛把盛京踩在脚下。
赴死军地强盛已经达到了所未有地地步以举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