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第1页)

两辽之地,沃野千里,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尤其是从皇太极继位的中后期开始,更加注重基础的夯实,这么些时间和无数人的辛勤劳作之下。连绵成片一望无际的田地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攻取两辽这种事情,在军事上已经没有什么难点,尤其是赴死军开过来之后,动用雷霆甚至是血腥的手段,用武力来保证财富的再分配,短短几个月之内,已经让这里的财富转移到创造的手中。所谓的大清国已经算是熄火塔架了,数量众多的汉人必须取得社会财富。这也是大帅千万嘱咐的事情,是两辽之地稳定的基础……

尤其是土地的再分配,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赴死军必须要完成。

作为方面军的最高指挥,程子栋所要做的就是用武力保证这事情的顺利进行。

盛京,鞑子的中枢之地,在赴死军正式攻破之前,内部就已经乱了起来,隔着老远就能看到城中的大火,蒸天一般的红艳。

“鞑子要毁坏一,做玉石俱焚的一战了。”所有人都看到了大火,仿佛看到了鞑子临死之前的最后疯狂:“加紧攻城。”

命令一下,战斗愈激烈。

第三天黄昏时候,在战场正面,赴死军打开一道缺口,终于撕破了鞑子的城防,大军一拥而上……

城防是破了,代表战斗的结束,或说是战斗才刚刚进入到真正惨烈的阶段。

战,从来就是防守一方最后的抵抗。这种面对面的抵抗虽然惨烈血腥,却已无法改变大局,除了让战斗延续继续增添双方的伤亡之外,就只能把战斗拖到更加残酷的境地。

对城中地济尔哈朗来说。巷战如何残酷如何血腥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够争取到时间为族人争取到南撤地时间。就已经足够。

四下地喊杀之声已经清晰可闻。济尔朗依旧面色如铁。手里捏着柄子重头大砍刀些个族人聚在一起:“封死所有街道。堵住敌人……”

“亲王。赴死军大们人手。封不住了。”

济尔哈朗:“封不住也要封。只要能够争取到时间。咱们地孩子和女人就能够继续撤退。”

话是这么说。道理也是这么个道理。可实力已经不允许了。

精悍地赴死军已经杀了进来。虽然还在以巷战地形式抵抗。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要做逐一地争夺可大势已经去了。

“留下来的都是族中的英雄,是为我们的子孙后辈争取最后的一线机会,我们留下来就已经做好了随时战死的准备。不管再过几百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