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真正的底气(第1页)

一直都在扯皮的陕西谈判终于有了结果,忠伯正式接管陕、甘以及川北各地的民、政事宜,各地驻军在换防。而关宁军则被保留了下来,做为独立于赴死军之外的军事力量而存在。关宁军本来就是用陕西的民力养着,暂时还是如此。只不过要由赴死军转手一次,又加了个时间限制半年。

半年之后,吴三桂就得自己养自己了,至于何养,又怎么养,各方都已经很清楚了。除了**裸的武力侵略之外,没有别的法子。

与此同时,赴死军正积极组建镇西方面军,关宁军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力量,已经派遣高级军官和赴死军方面商讨诸般事宜以及细节。

如果说以前的武力扩张仅仅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现在已经到了触即发的阶段。

以陕西为基地,各项准备工作正紧密鼓的进行。对于这种扩张,关宁军比死军还要积极,因为这是关系到切身生存问的大事……

武力扩张,是李四一直都在谋划的,也一直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直到现如今,才真正的浮出水面。

对外扩张,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各方的商业团体,无论徽商还是晋商,就是各地零散的商业力量,也对赴死军的主动扩张表现出了极其高昂的热情。

战争本身能够带来利益,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何况还有许多长期的利益存在?诸如市场的拓展,商路的延伸等等。因为缘的优势,晋商占尽了近水楼台的便宜,又因为在陕西之战中出了点力气,晋商回报也多,更加的支持战争。

亦里把里已经更西的地方,虽然从来就没有在大明朝的版图之内,可对这些区比较熟悉的还是这些商人。也曾无数次的组建商队涉足这极西之地,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山河理有一定的了解。这些东西将成为李四的参考资料,很有可能影响到大局的谋划和准备。

对于这种**裸的侵略,很少有人说什么不好,尤其是这些商业力量,欢迎都来不及呢。在民间,李四则出了|多奖励政策,鼓励百姓随军前往,去这些地方居住,赴死军会保证他们的安全。还有一些个传言,说的是只要过去了,就能领导多少多少当地的蛮夷,就能划地占城,这些个没有影子的事情谁也说清楚到底是真还是假,不过很多优惠和偏袒是肯定的。

这就是说到了民众的冒险精神。

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故土去那种远在千里之外据说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听说那地方都是荒芜的不毛之地,占了没有什么用,还要派人看守。至于那些蛮夷,一个个都没有几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