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告诉国务院,我希望能够参加这三个英雄的欢迎仪式。”
冯?布劳恩笑了一下,然后朝着任务控制中心走去。在过去的八年之中,尽管失败、事故、苛责接连不断,但中国太空总署和两任政府支持“嫦娥”计划的决心从未动摇过,全世界都在看着这里,等着这里给出一张合格的答卷。
从桌的雪茄盒里取出四支雪茄烟,司马将一支烟放进烟嘴儿里把它点燃,另外三根是给那三个英雄准备的。
尽管中国是以极为克制的心情报道这则消息,但是全世界的报纸却对此展开了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分析。从政治家的办公室到普通的街道,人们在仔细聆听;从屋顶到后花园,他们追随夜空中一颗像星星一样的移动光点。
随着“东方一号”人造卫星的送上太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太空几乎成为了中国的舞台,共和四十七年4月12日,身着100公斤重的太空服,人类首位宇航员程鹏乘坐重达4.8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他们看到司马歪倒在椅子上,靠着扶手支托着。瞬间,他的亲人们呆住了,泪水从三个夫人的眼中流出。
“施逸文登陆月球了!一个32岁的中国人站在月球表面,7月20日,共和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他说……”
接着司马冲着这个跟着自己的已经三十年老仆笑了下,一年前,他曾摔伤过一次,在过去的一年中,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
而冲过来的家庭医生林杰欣,他是西北国立医院的权威专家,一直以来都是司马的家庭医生,冲进书房后,在护士们准备急救药品时,他开始检查着司马的身体情况。,
“我在底下,在登月舱的脚架下,脚陷进去了三四公分,地面像粉一样。”
大街上有人问一位主妇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没有。那个主妇顿时哭了起来说。
差不多同一时刻,在西北市的六号高速公路上,一辆跑车正疾速飞驰着,司马子若,这个司马的长孙,正和女友在一起享受着疾速的快感。
“我知道,我正在看直播,祝他们顺利!”
尽管很简短,但这就够了,国际新闻电视台第一个通过电视节目,插播了一条新闻,在播音员播出这个新闻时,电视屏幕由彩色变成黑白。
“我们努力了八年,花费了615亿华元,现在,就像中国人常说的那样,十年寒窗,是赶考的时候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