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四章 大家都满意的妥协(第1页)

第一四一四章 大家都满意的妥协

对于张宗君决定将自己的产业向外转移的决定。()老头子们心中的感情很复杂,有满意,有欣喜,有得意,嗯,还有失落。

欣喜的是,这些年来,随着艾丽丝集团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艾丽丝集团在国内几项行业当中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垄断已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威胁,虽然艾丽丝集团现在没有显现出控制这些行业的倾向,但谁敢保证艾丽丝集团在未来不会这么做呢?

而艾丽丝集团一旦那么做了,国家队艾丽丝集团进行硬性调整的话,艾丽丝集团肯定不会如此轻易的屈服,他们肯定会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采取一些措施,以届时艾丽丝集团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恐怕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会是一场严重的。

但如果不对艾丽丝集团调整的话,他们艾丽丝集团尾大不掉了怎么办?到时候谁负这个责任?如果将来国民经济竟然在某种程度上要受控于一家中外合资的民营企业,那么对于一向注重传统的中国政客们来说,他们的后代掌权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尤其是汽车这种国家支柱性的行业。虽然说看上去是几家汽车企业联合竞争,这几年的时间里也陆续有几家国外汽车厂商在各地合资建厂,但实际上国内的乘用车市场基本上还是处于被艾丽丝艾丽丝集团垄断的局面,2000年全年,国内七座以下的乘用车(特指轿车,不含越野车)的销售数量为614411辆,越野车产量为35109辆,各类型汽车产品的总产量为2068186辆,也是国内汽车年产销量双双超过200万辆。

成绩很喜人,但实际的情况是,在这200多万辆汽车当中,艾丽丝集团出产的汽车产品超过120万辆,轿车的产量超过55万辆,越野车的产量也超过了27000辆,艾丽丝集团单单凭一己之力,几乎已经对国内汽车市场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除了在载重卡车上面国内几大载重卡车生产企业还能够同艾丽丝集团竞争一下之外,在乘用车领域,艾丽丝集团将他们打的几乎连满地找牙的资格都没有。

这还只是国内的数据,压根还没有计算艾丽丝集团出口海外的那些车辆,算上艾丽丝集团出口的轿车和越野车,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加上艾丽丝集团的摩托车业务,汽车零配件销售业务,艾丽丝集团已经对国内的汽车行业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

事实上的垄断,让上面的老头子们坐卧不安,不管是任何一个行业。被人给垄断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