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八章 阴云,看上去密布(第1页)

第一四二八章 阴云,看上去密布

张岚没有上这两架安—225飞机上去看,可不代表已经将机场给围得严严实实的参观者们对两架世界上现存的、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飞机没有兴趣。()事实的情况是,在场的绝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巨大的庞然大物呢,他们怀着相当敬畏的心情在猜测:这么庞大的飞机,前苏联人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将来有一天,我们会不会要能够造出这么庞大的飞机来?

虽然说张岚并没有造这么巨大的飞机的打算,但如果造一两架来显示自己的技术实力的话,张岚也不反对,就像是宇航事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巅峰一样,对于一家航空器制造企业来说,能够制造多大的飞行器,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看这架公司的技术达到了一种怎么样的高度。

随机而来的之前赴乌克兰参与者两架安—225飞机的改装工作的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们在飞机挺稳的那一刻便已经被接走了,在飞机上负责维持秩序的,除了负责飞行的六名机组人员之外,还有临时担负秩序工作的工作人员。

虽然不担心大家在参观的时候顺手带点什么东西走,但如果大家好奇之下顺便按下了什么开关之类的东西,指不定就会出什么大乐子了。

相对于之前的那两架大概应该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的驾驶舱和控制系统,在经过了改装之后,给人的感觉则完全颠覆了前苏联制造的飞机傻、大、笨、粗的固有形象,虽然飞机依旧一如既往的大,但驾驶舱看上去更像是未来科技的产物,全数字的玻璃化座舱显示系统,让这架飞机的操纵灵活性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只不过与之前相比,安—225飞机的飞行机组依旧保持了正副驾驶、两名飞行工程师、通讯员和导航员的6名机组人员的配置方式,不过在不考虑其他情况的前提下,在紧急情况下,只要有一名驾驶员,也能够将飞机飞回来。这在改装之前,是绝对不能够想象的。

唯一让张岚感到稍微有些美中不足的问题是,艾丽丝集团自己培训的为这两架飞机工作的4个班组24名机组人员还没有培训完毕,所以现在这两架飞机的驾驶工作,是由乌克兰方面指派的飞行机组,每架飞机配备两个机组,两架飞机四个机组共计24名机组人员。

预计要等到2个月之后这两架安—225飞机才能够正式交付给艾丽丝集团自己的飞行员,所以现在这24名乌克兰的飞行员正腆胸叠肚,一脸笑容的看着这些异乡的游客,看上去没有一点架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