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七年二月十六日,按照黄历上说是个聚会出游的黄而这一天的江宁也正好是风和日丽,胡从宪筹备已久的理学名士聚会终于在钟山脚下的挽翠亭举行。(看章节请到x)所有章节尽在 xs除了主办人胡从宪,以浙东四学子为首的浙东理学派除了章溢在湖南布政使任上,刘基、宋、许元、叶、胡翰、汪仲山都到齐了,就是叶琛告了假从苏州赶来;江南理学派的朱升、陶、秦从龙、李习、潘坚庭、侯元善、杨翼、王恺、栾凤、詹同、樊景昭等人也列席参加,江西理学派则是以状元王侍尧、钱复仁等为首的数十人到席。加上各地慕名而来的儒生文士,足有数百人,一时站满了个挽翠亭。
上午大家品茶吟诗,交流学问,倒也其乐融融,用过午点,有儒生文人奉着自己的策论文章,请朱升、陶安、秦从龙、王侍尧等人指点。
朱升为刘浩然之师,又兼江宁大学学正,在江南学子中名望甚高,而且他还是第一个“直学士”。去年刘浩然设翰林院,自领正卿,以朱升为直学士管理翰林院,一时名动天下。后来李善长自辞左丞相职,江南开始驰中书省而重内阁,并大学士和直学士。而朱升这个直学士却是有例在先,刘浩然原本让他直接列席内阁,可是朱升以不司政为由,拒而不受,刘浩然只改授他翰林院祭酒,继续主掌翰林院这所江南最高司政学院。
陶安和秦从龙就不必说了,他俩原本就是江南名士,现在一个身居都察都御史,一个身居按察院正使,真正的位高权重。而王侍尧是首科状元,现在不但在翰林院深造,更是以庶吉士身份担任刘浩然的国事秘书,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江南的年轻文人学士自然希望自己的学问被他们看中,只要得到几句赞赏,便能够名闻天下,届时科举中试想来也容易些。
看着那边人群熙熙攘攘,胡从宪看了会,不由对围坐在周围的几个相知的浙东理学儒生们叹息道:“现在江南学派是一时风头,难挡锋芒呀。”
许元抚须道:“江南众生在丞相渡江南下时便已从龙,附于潜邸,自然能抢得先机。”
“可是论学问,我却认为我们浙东诸生不输他们半毫。”胡翰自得地说道,他的话语中还带有读书人的自谦,其实在他心里,江南学派诸生的学问远远比不上浙东学派的。无它,江南学派除了朱升、陶安等少数人,大部分都是出身寒门之家,都是“自学成才”。那比上浙东学派众生出身书香世家,当年前宋末年,不少家都避入浙东山区,所以才留下这满地皆学士,乡举文人的基础。
“可是丞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