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朱厚熜所料想的一样,江南叛乱还是因嘉靖新政而起。为首的是此前因反对新政被削一等王爵,由亲王降为郡王的荆王朱厚纲等几位藩王宗亲,还有留都南京的那几位祖上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造反夺取天下,受赐“开国辅运”丹书铁券,爵位世袭罔替的勋臣之后,如大明开国第一武将徐达之后,袭封魏国公,兼任南京守备的徐弘君;传奇谋士刘基刘伯温之后,袭封诚意伯,兼任操江总督的刘计成等人。
朝廷推行子粒田征税之新税法,尤其是颁布了对这些天潢贵胄、勋贵豪强不仅限田,而且还要逐代减田的《嘉靖问刑条例》之后,立刻在两京一十三省的宗室勋戚豪强间引起了强烈不满。朱厚熜严厉惩处了联名向朝廷上表要求废除新法的荆王朱厚纲等几个亲王,并将汉王朱厚憬革去王爵废为庶人,靠着铁腕和寡恩,勉强压制住了反对的声浪。但那些宗室勋贵却不甘心乖乖地将每年数以万计的钱粮上缴朝廷充做国用,早就在私下里串联图谋不轨。鞑靼寇犯国门,大同总兵、咸宁侯仇鸾献关投降,京师告急的消息传到了江南,他们立刻就按捺不住了,勾结一部分对新政官绅一体纳粮之策不满的官员士子,并用重金收买了江南好几个军镇卫所的军队,效法仇鸾,以新政“乱祖宗之成法,变春秋之大义”为借口,打着“清君侧,正王道”的旗帜,悍然宣布兴兵靖难。一时间江南各地群起影从,大明王朝的财赋重地南直隶、浙江、湖广等省已是一片糜烂。
皇位的争夺历来都是血酬游戏,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此前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藩王谋逆作乱之事,但声势如此浩大,涉及之人如此之多,却是大明开国一百七十年来绝无仅有。南直隶锦衣卫的耳目虽察觉到了他们的异常举动,发出了一份份十万火急的密报,但他们的报告没有一份能传到北京——不但因为兼任南直隶锦衣卫指挥使的信国公汤正中也是参与谋逆的勋贵之一;还因为按照祖宗家法,南直隶锦衣卫有重要情报呈奏御前,须经南京镇守太监审阅并加盖关防,而叛乱的藩王勋贵第一个收买的人,便是早年曾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却在宫廷斗争中失败被贬谪到南京任镇守太监的赵勇。
至于镇抚司派到江南的密探虽可直送北京,却因未得到南直隶锦衣卫方面的情报佐证,加之北边战事吃紧,也未能引起朱厚熜和吕芳的重视!
只是因为小小的疏漏,大明王朝密布天下的特务统治网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在国家最危难之时,又被人在本就摇摇欲坠的殿堂那唯一的一根支柱上狠狠地踢了一脚!
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