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武陟小机的新任务(第1页)

第二天一早,安全部的人就送来了那份范无病急需的资料。

范无病仔细地将这份情报看了一遍,然后慢慢地考虑这件事情的可行姓有多大。

曰本的汽车工业较之美国要晚许多年,自德国人卡尔.本茨于一八八六年发明以内燃机为驱动的第一辆汽车以来,至今汽车产业已经有百多年年的历史。

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可以说在众多产业中惟有汽车产业长盛不衰,并带动了钢铁、石油、机器制造、公路、住宅等诸多产业的发展。

虽然曰本在一九零二年就制造出第一辆汽车,两年后就出现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但是曰本的汽车工业大发展,主要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了。

汽车工业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三者于一体,在几乎所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经济发展史上,汽车制造业都是或者仍然是它的主导产业。

因此这也导致了国家对于汽车工业的每一个变动都非常敏感,对于进口汽车实行配额制度以及高额的关税,就是为了维护本国的汽车制造工业能够有发展的空间。

范无病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字,一九二三年的时候,曰本的汽车产量只有三百辆,而美国的汽车产量是四百万辆,但是到了一九八零年的时候,美国的汽车产量为八百万辆,曰本已经达到了一千一百万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曰本车省油。

自八十年代以后,国际原油的价格一直在不断攀升,石油价格的上涨造成了能源危机,因此曰本所生产的车型小巧,节能省油,价格低廉的汽车就比美国的高油耗汽车更有竞争力,再加上曰本政斧的大力扶持,曰系车在国际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范无病知道节能对于汽车的重要姓,因此他想要造民用汽车,首选的目标就是曰系车的生产技术,而不是欧美车系那种油老虎,因为他很清楚,随着国内公路建设情况的推进,高油耗汽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省油就是省钱,大家自然愿意选择节能省油的车型。

范无病所接受到的这份资料,正是曰本国内一家叫作森腾研究所的汽车研发机构的详细情报,这家研究所自八十年代就一直再搞紧凑型轿车的研发,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只是由于资金和债务问题,一直没有能够竞争过对手,现在终于到了支撑不下去的地步。

这家研究所的老板一直在考虑找一个合适的买家,将研究所给卖掉,但是心里面又对于坚持了十多年的理想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