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天下何人不通贼?(下)(第1页)

八十二、天下何人不通贼?(下)

八十二、天下何人不通贼?(下)

第一bō讨伐军的不战自溃,并没有让英明神武的康德皇帝感到气馁。

相反,这一挫折还让他从中吸取了教训,推演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打仗这种事情,靠临时纠集的“志愿兵”似乎是不行的,还得用正规军才好。而且,正所谓打虎还需亲兄弟,上阵更需父子兵,既然汉人书呆子和阉人太监都不会打仗,那么就索派出自家亲戚好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有几批江西、皖南等地官府组织起来的绿营兵,大约三万余人,奉了朝廷先前颁发的号令天下兵马勤王诏书,刚刚赶到京城郊外。康德皇帝闻讯顿时大喜,立即下令将这批生力军集结起来,组成攻打镇江的第二bō讨伐部队,由军机处领班大臣庆王亲自挂帅出征。

为了让自己的好弟弟庆王能够打赢这一仗,康德皇帝这一回真是下了血本,居然从腰包里咬牙掏出了二百万两的内帑银子,jiā付给庆王犒赏士兵。又请芙蓉圣nv占卜了良辰吉日,并且在出京开赴战场之前,把那些什么登坛拜将、赐尚方宝剑之类的仪式,也都做了个十足,光是庆典uā费就高达十几万两之多。

而庆王初次上阵,也有心要个开红,在开拔出征前后,也是每日宴请将领,犒赏绿营,仗着皇帝老哥给的款子,uā钱如流水一般。又找了些魔教神棍劝兵出战,指望着能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那么,在庆王这位皇族统帅不计成本地大把洒钱之下,这些早已腐朽败坏的绿营兵痞,能不能瞬间脱胎换骨,变成愿意为国效命的忠勇之士呢?

分——割——线

——在朝廷的第二bō镇江攻略展开了半个月之后,这阵子一直蜗居于苏州老家的江东征讨行营总管,文华殿大学士费立国,便收到了一封来自镇江前线的信笺。

信是费立国的一个学生写的,他目前正在镇江大营担任书办,亲眼目睹了攻城战事的实情。

总的来说,这些从江西、皖南过来的绿营兵,跟京畿的兵油子们并无任何差别,同样是“见贼如鼠,见民如虎”。各级军官无心作战,脑子里只晓得如何克扣军饷、倒卖军械,大发国难财。士兵们则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非但军饷乃是传说中的神器,可望不可即。自己打工赚来的钱,还得定期向军官上供,个个潦倒不堪,形貌犹如饿殍乞丐——由于地方官府在出征之前筹集的开拔费,尽数都被各级军官们侵吞,底层士兵在抵达金陵之前,居然已经断粮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