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杨奉改革(第1页)

送走了袁绍的大军,杨奉算是长吁了一口气,率领大军不紧不慢地入住到了长安城内。既然现在自己已经是皇上亲命的雍州牧,自然就应该进入雍州的治所长安,然后以雍州牧的身份发号施令,虽然杨奉心下明白张扬等人十有**不会听自己的。

长安城原本有人口二百万,经历了董卓之乱和李郭之乱,长安的百姓被杀的,逃往他乡的几乎占了一半以上,待到杨奉进入长安城之后,经过盘点人口,发现竟然只有七十多万人,而且多都是老人和妇孺,看来年轻人都逃到外地避难去了。

也难怪,李確和郭汜厮杀数月,两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兵力,到处抓壮丁入伍,是以长安城方圆数十里的青壮年男子都不敢呆在家中,有的躲到了山上,有的逃往了外地,还有的干脆砍断自己的一只手或者一只脚以躲避被抓入伍,可见当时百姓的无可奈何和对当时社会的愤慨。

对于这样的情况,杨奉并不担心,老人、媳妇和孩子在家,还怕那些人永远不回来吗。只要自己废除李確和郭汜的那些弊政,施之以仁政,长安城自然会再次热闹起来,而且这些淳朴的百姓更会踊跃入伍,以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于是,在摸清了长安城的基本情况之后,杨奉便在城内张榜安民了,告示上也没有多少内容,主要是七条:

第一条,是针对官吏的政策,杨奉设置了公义堂,任何百姓都可以到公义堂里状告长安城内原来的官吏和地主豪强,贪污受贿,欺男霸女,抢占土地,鱼肉相邻者,只要是为非作歹的,都可以告,而且杨奉许诺,百姓所告事宜,一旦查明证据,立即严办,绝不宽容,同时举报属实者赏金一两。

第二条,是针对田地的政策,杨奉派人丈量长安城的田地,按照新统计的人口,每人分田五亩,第一年的只需上缴所得收成的十分之一,第二年才恢复大汉正常的田赋。另外,对于无人耕种的荒地,百姓只要在官府登记一下,便可自行开垦,所得收成比大汉的正常田赋多上缴一半,五年后,田赋才恢复正常,也就意味着这些田地受到政府的合法保护,并入自己所分田地之中。

第三条,是关于募兵的政策,杨奉不主张强行募兵,当兵全*自愿。一家中,父子二人的,只能一人入伍;兄弟二人的,只能一人入伍;兄弟三人以上的,最多只能入伍两人;独子者,不得入伍;父或子有残疾者,另外一人不得入伍。对于入伍的人,除了每月发放军饷之外,家中的田赋减免三分之一。

第四条,关于社保的政策,也是杨奉初次施政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