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劫号”作战令(第1页)

7月下旬,由于欧联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联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上,俄国高级将领与德意志国的高级将领发生了严重分歧。

问题说来并不复杂,但却至关重要,这就是约瑟夫•伊万所率领的实力最强,也是联军侵华三路大军中成就最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是从7月中旬已经到达的内江向前推进25.9公里,拿下成都还是仍然按照“欧联”总参部指令中规定的计划行事,以北路和南路两翼为主攻。换句话说,是以成都还是以太原作为最后目标?

以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为首的德意志国陆军司令部,坚决主张全力进攻成都。支持这个意见的有约瑟夫•伊万,他所统率的中央集团军群,正沿着公路向成都进军;还有电子战专家巴尔•奥斯丁,他的电子战部队正在“前边”打“头阵”。他们在辩论之中,除了强调攻占华夏共和国战时首都成都的心理上的价值之外,还陈述了更多的理由。他们向总参部指出,成都是共和**人生产的重要基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华夏人的战略物资的中转站。拿下成都,华夏共和国不仅要失去一个主要的军人来源,而且后方的兵员、供应也不能运往遥远的各个前线,各前线会因此而削弱甚至崩溃。此外,而国高级将领们还向总参部提出一个无可置辩的论点。他们说,种种情况表明,共和军的主力现在正集中在成都的前沿,以图全力保卫成都。在内江正东,50万共和军突破了联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双重包围,正在挖壕据守,以阻挡联军进一步向战时首都推进。

然而,总参谋部与最高统帅部经过多次讨论,没有取得任何结果,后来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把总参谋部的一份备忘录于8月18日提交“欧联”三军统帅希特勒。8月21日,希特勒在与欧联政治委员别林科夫交换意见后再备忘录上作了批示:

陆军方面提出的关于如何继续在华夏共和国作战的建议,不符合我的意图。在冬天到来以前要达到的最重要目标,不在于占领成都,还是拿下别的城市,而是切断云南的石油供应线。北路的任务在于围困太原守备军。

欧联统帅部狂妄自大,他们认为联军可以多路全面进攻。他对巴蜀的盛产粮食地区和工业地区以及云南的能源区垂涎已久。他们认为现在找到了一个诱歼华夏共和**的大好机会。与此同时,他们也希望打下太原,另一支联军进攻部队在北面会师。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联军统帅部从中央集团军群调出一些步兵师和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