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鳞他们到郑府是过午时分。由主人陪着说了会儿话,再欣赏一下老头子的私人藏品,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个时代仍普遍是一日只吃两餐,等晋王一到,晚宴便开始了。
这种场面,说是简单的接风水酒,歌舞已是少不了。一群身材曼妙的少女在堂前起舞,华丽的汉服本身已像一幅画。穿在佳人身上更加增色。跳的什么舞李雪鳞看不大明白,但也能觉出其中只存在于贵族和宫廷中的优雅贵气,在他的时代只能从流传的画作中找些端倪了。
曲子也很好听。这还是李雪鳞头一次听到词牌用旋律唱出来。简单的琴瑟琵琶,歌伎的声音很脆嫩。唱那些咏景的词时有种清新之气。
至于唱主角的菜肴更是配的上郑府的规格。别看沧州物产不比京城,而且又逢缺乏新鲜菜蔬的冬天,花了数天时间整治的筵席仍是毫不含糊。菜肴中稀奇的鹿胎、瑶柱就不说了,连豆腐和青菜都做得极花心思。青菜是霜打的小塘菜,一棵一棵在盆里种出来的。以高汤熘炒后软糯鲜甜。豆腐则被做成了甜羹。吃不出豆腥气,显然是将黄豆一粒粒都仔细去了皮。甜味的来源也很奇特。不是蔗糖也不是蜂蜜,竟用的是新鲜的大枣汁。甜味浓郁,还有股清香,正好衬出豆腐的嫩滑。
“大枣不经霜,九月就没了。现在已是十月中旬,哪儿来的大枣汁?”李雪鳞觉得这样一顿八百年前的饭局足羞得上海百分之九十九的“创意餐厅”老板去跳黄浦江。
被招待来赴宴的人不多。郑亨、晋王、李雪鳞,再有一个仆固德润,其余如齐楚等人都另有郑府中次一等的家人陪着,在别处另开酒席。在座之人身边都有位郑府蓄养的少女布菜劝酒。此时的风气很开放,达官贵人家中以歌伎舞姬待客很是平常。客人如果老实不客气地将美女带进屋子享用,主人反而觉得倍有面子。
陪李雪鳞的是个唤作红叶的舞姬,才十四五岁。听了这话掩嘴一笑:
“花园里有几棵老树。恰巧根扎在水脉附近,地气暖热,院墙又挡了风,枣子能挂到十月。不过将军来得也巧。这些大枣是最后一批,再晚上几天,想吃这道菜就得等明年立秋了。”
公关小姐的嘤嘤笑语听得人很舒服,李雪鳞在另一个世界也算是出入过某些场合见了世面的,差一点便脱口而出“红叶妹妹,你喂我吃吧”。
“请替我将酒满上。”李雪鳞端起酒杯,习惯性地对红叶说了句“谢谢”。
李雪鳞爱向人道谢的毛病晋王早知道了。因为这个关系,王府中上下和他关系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