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昨晚连发两章,各位看看是否漏订了第八十一章《黑暗中的激战》)
李铁胆的一师正沿着西北—东南一线推进,这条无形的直线像是天文学上的主星序,集中了双方大部分力量。黄杨的左侧是地图上东北偏东的方向。这一片区域除了一开始有七千阻截部队通过,和其他地方相比显得很风平浪静,对于迂回来说会比较顺利,因为少了人马尸体组成的路障。
得益于师长作战时的油滑,二师一万人损失可以说很小,九成士兵仍保持了战斗力。相比实打实一路冲过来的李铁胆部,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遇到太激烈的抵抗,手头还有四千杆完好的骑枪。
敌人后头那完好无损的一万三千人也顾不上什么队形,只是凭着习惯按照部落的出身聚集成一小簇一小簇,在总体上保持了相对宽松的结构,边跑边散得更开,覆盖了近四个平方公里的地面。看起来倒是战场上声势最浩大的一群。
如果声势浩大能打胜仗的话,国军也不至于在日本鬼子面前一败涂地。黄杨的打法简单而有效——队伍转向迂回时,原本横队推进改为纵队穿插,切了个斜线,像一把刀砍进了苏合一万六的本队和“声势浩大”的后队之间。
“黄师长又捡到块肥肉。”钱雄不无羡慕地对上司说道,“敌人总体兵力强,但是太分散,黄师长反而在局部有压倒性优势。不到骑枪消耗完,他是绝不肯放手了。”
“他打他的,俺打俺的,不碍事。”
“我们这么硬冲损失不小。敌人的乱兵也快被消耗完了。那些半瞎真拼起命来可不好对付。”
“到时候俺往东北跑就是了。”李铁胆笑着指指本该最先打响战斗,却到现在还没什么动静的方向。那儿除了和他们担负同样任务的一万骑兵,还有李雪鳞手头五千人的预备队。军长是个很抠门的人,绝舍不得在形势大好时拼消耗。副军长算是老兵油子,在空间换时间的作战阶段更是悟了,打运动战相当圆熟。有这两人在,没动静倒是正常的,指不定在边绕圈子边割苏合人的肉呢。
“这种打法让我想起‘土耳其烤肉’。”李雪鳞和百余亲卫寻了处离战场较远的高坡,悠哉游哉观起战来。激斗了两个多小时,早晨三点多的天空已经泛白,景物也清晰了起来。虽然穿着迷彩的国防军士兵们在这个距离看来完全和背景融为一体,千军万马行动时的痕迹却没法隐蔽。
宽广的平原上,两支军队绕成了半径五公里多的大圆圈,队伍越拉越开,几乎分不清到底是谁在撵着谁。除了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