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炼爱(第1页)

过完年,还没有在家呆到元宵,学校便开学了。

到了大四下,每个人明显都不同了。建筑学虽说是五年学制,但我们实际呆在学校时候,还是在集中在前四年。大五的上半学年是去单位实习,下半学年是毕业设计。但往往在大四下,最后一门课出了成绩,大家的去向就基本明显了:要出国的同学忙着去学校教务处开证明、算绩点、 提前实习碰瓷找各种渠道请著名教授写介绍信……决定留在国内的同学,先看自己能不能保研,若能保研,ok,顺利通过高枕无忧,大五一年也会格外轻松,上半年实习,下半年游遍中国;若不能保研,两条路: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

所以大四这一年尤为重要,特别是最后一学期颇有点一锤定音的意思。正因这样,大家都卯足了劲,希望最后成绩单上的分数能高一点。学院辅导员给我们开过几次动员会,各种政策和公示也陆陆续续地在三楼公告栏贴出来:有先支教两年再回来保研的、有先参军再保研的、有获奖保研的,当然名额最多的还是靠自然综合排名取前20名保研的。

我私下估量了一下自个的分量,支教、参军保研的就别想了,一是自身不太愿意、二是即便我愿意也没有份——条件之一便是要求报名学生是优秀干部;竞赛保研也没戏,因为大学四年我忙着接私活,根本都没有正儿八经参加过什么竞赛。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排名了,我的成绩是属于中等偏上的那种,高不成低不就,建筑学我们这届4个班百来人,要排到前20名,我还是有点困难。但最关键又最庆幸的是,排在前面的诸多牛人同学都会不屑地放弃保研资格,选择出国,这样一来,排在后面的同学便顺利前进,参加保研。

只是不知道我们这届前面会走多少人,幸运之神会不会降临到我头上。

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挺想保研的。一是咱学校建筑学不错,牌子挺硬,许多外校的同学考研挤破脑子想考进来,而本校的同学不用加入考研大军,只轻松考个快题、面个试就可以顺利读研,相比起来我们真是捡了很大的便宜;二是现在为了解决就业压力,政策鼓励大学生读研,保研的研究生不用交学费,每个月倒还有几百块的补贴,导师一般也会按月发点钱,自己再接点私活,生活自给自足是完全没有问题;三是经过一番国内国外艰难的思想工作,外婆终于点了头,四月份的时候舅舅会把她接到美国去,如果我顺利读研,她老人家也会放心许多。

能顺利保研当然挺好,但是我还是得做好两手准备,要是没有资格,我还得去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