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40年1月2日地点:加拿大至纽约的水上飞机内
“斯谬博,照你的说法,太阳猎手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设计人员拉?”看着一脸兴奋的德国人,我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是的,材料学和应用力学方面的专家已经不需要了,空气动力学··········”,斯谬博脸色突然变得局促不安,“老板,你不是要解雇他们吧?”
“不,斯谬博,你误会了。你知道,布什公司还有几个飞机研究项目正在进行当中。排第一的是超级轰炸机,第二是木质飞机,第三是轻型飞机的研发,最后还有一个中型轰炸机项目。
这些项目的设计团队人员都不充足,我要把公司内的人力资源转投到另外几个项目中去。所以,斯谬博,你的团队一个月后可能只剩下10%的人,你要做好准备。”
“没问题,老板,即使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会把太阳猎手不断完善下去。”心中的疑惑得到解决,斯谬博又恢复了信心。
我再次拥抱了斯谬博,决定去发动机工厂那里去看看。
布什机械发动机公司选址于里士满东部的一个棉花种植园内,钱学森是他们领头的总工程师,麾下包括郭永怀、林家翘、傅承义、钱伟长、周培源等日后成名的华人科学家,这些华人科学家现在都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留美学生,能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是我不懈努力结果。
寻找这些留学生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是按照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名单,二是让威廉这个名记者给美国的著名大学发信,要求各大学把中国留学生的名单汇集到纽约,结果我找到了不下100个在理工类专业有造诣的中国学生。我仅仅晓以爱国主义,同时奉上一小笔安家费就把他们中的大部分集中到了里士满的各个分公司,他们中的一些还把我名单上没有的中国留学生拉了过来,毕业于加拿大的动力学博士林家翘就是其中之一。
机械发动机公司内部包括航空、船舶、坦克、汽车等4个分部门,现在担任航空部门科研领袖的是唐·柏恩斯。这个捷克人不愧为“旋风”星型航空发动机的灵魂,他卓有成效地领导着被我全盘挖来“旋风”研究小组。这位发动机设计师对科研一丝不苟,对人才一视同仁,是我最信任、最倚重的人物,当然,为了增加他的忠心度,我给他开出了3万美元的超级年薪,这相当于100个普通工人的收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