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交战场(第1页)

南陈使团的到来,不仅令朝廷有些猝不及防,同时也让那些喜欢谈论天下大事的布衣文人有了谈资,在新年加大婚的喜庆之外找到了能显摆自己文化和见识的新话题。

“余以为,南陈遣使来贺不过是个幌子,企图媾和才是其真意啊。”

“非也非也!南陈虽弱,却是书香士族之邦,临危不乱,依礼而行,自有一番风度是也。”

“谬矣谬矣……”

第二天上午,在天台御极殿里,宇文?和宇文衍一起接见了南陈派来的使臣,与会的有主管外交事务的秋官府大司寇宇文椿、副手小司寇上大夫二人,还有此出使南陈的御正杜杲、礼部薛舒。杜杲、薛舒二人已先行汇报了此次出使南陈的情况,说南陈皇帝陈顼先是严词拒绝了交出宇文纯,并冷笑着指出了北周外交通告乃是虚张声势。他说区区几万之众,就敢大言灭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什么交出宇文纯就歇兵长江北岸,纯属蒙骗黄口小儿的可笑把戏。陈顼还放言说,周军能否拿得下淮南之地还未可知,即便战领了江北之地也绝不敢跨雷池一步,他就等着周军渡江作战呢,只要周军敢于向长江天堑跨出一步,必将片甲无存,刚刚到手的江北之地也将悉数还壁于陈。

陈顼虽然表现出了强硬态度,但并没有立即遣送杜、薛二人返周,其后多日将他们软禁在驿馆里没有了消息。前不久又忽然召见了他们,说要派使团与他们一同回国,至于派出使团的目的和主张却只字未提,只说使臣去了自然会向大周皇帝说明。

随着一声声“宣陈国使臣上殿”的呼喝声越传越远,殿前上百名执戟禁卫军整齐地拉开了架势,造型硕大且鎏金处理过的一百把戟相互架成了人字型,在通往御即殿的甬道上形成了一个气势骇人的走廊。执戟卫士个个生得高大威猛,无不面色狰狞,如同一群随时准备吃人的小鬼。这个阵仗是宇文?非要坚持搞的,仿佛用这一招便可以让南陈乖乖退到长江南岸去,将江北之地拱手相让。

南陈的正副使臣快步走了过来,走在前面的正使峨冠博带步履矫健,竟是一个年仅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淡然的气质,对大戟架成的走廊恍若不见,飘然行来,从容不迫的潇洒到令执戟卫士们有点气沮。此人姓陈名伯恭,字肃之,乃是陈世祖陈?的第六子,南陈当今皇帝陈顼的侄儿,爵至晋安王。

跟在陈伯恭身后的副使是一位眼袋极重胡须花白的老者,虽然收拾得一丝不苟,但精心梳理过的胡须还是在长安凛冽的寒风中被吹得张牙舞爪。他不是旁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