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江东(上)(第1页)

一江东(上)

一支东北军的队伍在行军。东北秋天连绵的细雨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使这支队伍更加无精打采的向前走,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半死不活的蛇一般爬行在东北的大地上。

高梁杆儿走在队伍当中,越想越憋气,“想想自己也是这东北军中响当当的人物,本来也算是一帆风顺。讲武堂毕业之后进了“三八旅”,给郭松龄当副官兼卫队长,跟着少帅和郭松龄几次入关出关,随着少帅和郭旅长的步步高升,也算是风光一时。后来,郭军长和老帅身边的杨宇霆不合,逼得郭军长起兵倒戈反奉。在天津,郭军长下令枪毙了安徽督办姜大烟杆姜登选,执行的就是我,高梁杆儿。唉,也是郭军长时运不济,一路上都打得挺顺,(其实也没法不顺,咱们的队伍都是奉军中的精锐,老帅几次进关都*的是咱们。留在关外的都是乱七八糟的杂牌队伍,什么汤玉麟、阚朝玺,他们那些队伍哪能和咱们比?!)山海关、兴城、锦州,一直打到了巨流河,没想到,就在巨流河这儿,战局对郭军长开始不利,形势急转直下,最后郭军长一败涂地,夫妇俩在白旗堡被吴大舌头的黑龙江骑兵追上,本来可以不死,老帅都说了,“把他押到奉天来,我要问问他,为什么造我的反。”可就是杨宇霆这个奸臣,假传老帅的命令,把郭军长俩口子就地枪决,然后暴尸数日,郭军长死的时候,我就在场。那情景,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后来还是少帅出来收拾残局,把流散在各地的弟兄们又重新召集起来,其实,除了少帅之外,没有谁能把这些弟兄收编,不管是张作相还是吴大舌头吴俊生。这些弟兄大多都是少帅和郭松龄带出来的三八旅或者二六旅以及后来的第三军的人,军官们又都是少帅的讲武堂学生,也就是少帅能招呼得动”。

“可就是这样,魏益三还是带着两万人投了冯玉祥,投奔那个家伙有什么好的?地盘地盘没有,枪炮枪炮不行,就是手里有把大刀片,军饷都发不出来,从军官到士兵一个个都是苦的哈的,大冬天还穿不上棉衣”。

“也多亏了少帅,还有我的表哥谭海,如果不是他在少帅身边当副官长,在少帅跟前帮我说话,就我杀姜登选这个事,就够掉脑袋的了,后来少帅让我在他身边继续做副官和卫队长。可是没多久,南军开始北伐,先是吴佩孚吴大帅,然后就是五省联帅孙传芳,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一个个纷纷落马。也就怪了,他们这些人每个人都是拥兵数十万的主,怎么就打不过只有区区十万人的南军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