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狡兔(第1页)

夜幕下的沈阳,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的府第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大厅里张景惠正在和一群人在推牌九,看起来他的手气不错,面前的筹码堆得老高。而和他在一起聚赌的吕荣寰等几个人却是输得一败涂地。

他是张学良的父执,而东北三省里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一职,在东北非常重要,这一要职甚至比省主席还要重要。因为在北满经济动脉中中东路的一半经营权和沿线的地亩、教育、工矿等行政管理权,以及有二十万以上白俄居住的哈尔滨市管理权,都归其所有,而张景惠是人所共知的庸碌无能、事理不明,是非不分。可是,在和钱有关的事情上,他可是一点的不糊涂。

一起陪张景惠推牌九的除了吕荣寰之外,还有在张景惠手下办理对苏联外交事物的特区教育厅长张国忱、中东铁路理事邹尚友、李绍庚(后任中东铁路理事长,九一八投*伪满,任中东铁路督办,1935年任伪满州国交通大臣衙任外交部大臣,1945年3月任伪满驻南京大使)等人,别看四个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可是,那些拉腿下绊子的的事情互相之间都没少干。张国忱、邹尚友、李绍庚全是哈尔滨商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个学校是沙皇俄国在哈尔滨办的学校,他们华人学生从小住在俄国人家里寄住,所授的课程也全是俄文课本,由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但俄语很好,就是生活习惯和世界观也是帝俄那一套,对帝俄时代的将军也有特殊的崇信。张、邹等人此时正想挤掉吕荣寰,由张取而代之。他们对吕荣寰“不懂俄语,不谙俄情”,却占据中东铁路督办一职,心有不甘,一心想把他轰下台去。

而吕荣寰呢,长期占着号称是全中国第一肥缺的中东铁路督办一职,一直还是人心不足,因为虽然他是中东铁路督办,但是这个督办是中国政府委任的,说出话来只对铁路上的中国人有效力,而铁路上的大权是握在俄国人手里,根据有关协定,铁路上的职位双方对等分配,但实际中东路的2700多名职员中,(注意是职员,不是指职工,主要指管理人员)中国职员仅占400人,且大部分为翻译或低级职员。协议规定人员配备是华人为正,则俄人为副,如俄人为正,则华人为副。但实际操纵实权的东铁管理局局长一直是由俄人担任,几个大处的正处长也是俄人,如机务处、车务处、商务处、财务处。一些本应由华人担任的职务,以华人不懂技术为借口改为雇用无国籍的白俄人担任(白俄原指流亡在中国的沙俄残余势力,他们没有苏联国籍,也可泛指在华无苏联国籍的俄人,这里指的后者),如理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