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大所在的宋州商行,在应天府人生地不熟,买卖上的事如果有一个熟识的人来领进门将会顺利很多,饮品的生意毕竟是季节性的商品,只能在夏天畅销,若是想要长久的经营下去,在还没有开发出其他特有产品的情况下必定要走多样化经营的路子,宋州商行正是一个最好的供应商。
其次宋州商行毕竟是在应天府的地界经商许久,有不少的经验在前,最主要的是今后如果真要做起来,少不得要同宋州商行打交道,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先去认识一番。
照着胡大说的地址杨渺一路询问着来到了东街巷,果然在街面中间的位置看到了一个硕大的牌匾:宋州商行,来来往往进出的人颇为繁盛,旁边一道侧门有许多的车马通行,装满了货物。
进入大堂,顿时豁然开朗,宋州商行的装饰颇为豪气,就连柜台都仿佛是用犁桦木做成,古朴中显出一种大气,柜台内有三位站台掌柜在拨弄着算盘,清点这货物,杨渺不由暗自点头,看来这商行的生意在应天府做得倒是挺开的,自己的承运局的目前还是在构想中,宋州商行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客源。
在大堂中有两个知客装扮的柜上学徒,或者应该称作站柜,见杨渺进来,赶忙迎了上去,“客官仿佛是第一次来,是经人介绍,还是只是路过。”
范铭怔了怔,在后世中各行各业都说要以服务质量取胜,但如今看来这服务概念在这里已经贯彻的非常的彻底,而且有过之而无不急,眼珠一转,对着小厮笑了笑说道:“你们商行都做些什么行当?”
站柜小厮小心的打量了杨渺一番,这客人看起来年纪倒是不大,皮肤黑了一些,但却隐隐有种与众不同的气度,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莫不是哪家大商号外派的执事,当下也就细心的介绍了起来,“我宋州商行经营米、粮、绢、布帛、刺绣、药材、柳编等等,除了禁榷物品(即官方专卖,禁止民间自行贸易,主要指盐、酒、茶)之外百货俱营,而且货美价廉,整个宋州的产业大多都是由我家商号中出去的。”说到这里站柜的脸上禁不住露出了些微的骄傲神色。
“柳编!”乍一听到这个名词杨渺眼皮忍不住动了动,柳编可是非常的熟悉,当初姥姥家所在的乡就是一个柳编工艺乡,也就相当于南方的竹编,只不过是用柳枝来编织的各种日常工具,最多的是篮子、衣筐等等,非常使用,而且轻巧,但他却知道这柳编还可以做出许多的使用家具来,轻便舒适,比起木制的东西轻便许多,由于不需要采用契合结构,质量上也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