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歌,曾伴随无数热血男儿走上抗日战场。一批人倒下,后来者又毫不犹豫拾起他们的武器。
战争在继续,民族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都在努力寻找自己位置。于占江就是其中之一。他出身于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跟随部队撤退到热河。没过多久,便脱下军装逃进关内。长城抗战,他摇身一变又跟了中央军,直至淞沪会战,部队被彻底打散,这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散兵游勇。
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历经世间的人情冷暖。生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四十岁前娶上媳妇。中国不缺女人,可那都是人家的,他于占江只有羡慕眼气的份儿,连多想想都觉得奢侈。
武汉会战,各军、各师都打残了。街上的乞丐,只要不缺胳膊少腿,差不多全被抓了壮丁。现在的散兵收容站,说白了,也就是难民聚集点。河南、江西、江苏的,只要是个半劳力,都被塞了进来。然后各旅、各团官长背着手,往人堆里一走,许下一天两饱的诺言,就可以“呼啦啦”扯起一支队伍。能不能打仗先不说,最主要是这气势,中国人向来讲究个倒驴不倒架子,几千几万人往战场这么一塞,小鬼子看着也发怵。
于占江就是被“两饱”过来的对象。一开始,官长也没把他放在眼里。不过这小子聪明,一个麻子一个坑儿,当面一提跟过邢维民,马上就成了人物,直接被补充进一线部队。对于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行为,于占江并没感觉到可耻。这年头填饱肚子要紧,瞧不起邢维民的为人和借用他的名声,这在于大麻子看来,是两码事儿。
温饱问题暂时解决,剩下的,就琢磨该怎么保命了。逃是不可能的,后面有督战队。据说几天下来,团长、营长不知砍了多少。前沿阵地更是去不得,上去一个死一双(被炸成两截),能囫囵个回来的,基本没几个。医院里躺了一溜伤病,都是缺胳膊少腿。半夜疼起来“爹、妈”一叫,十里之外就能听得真真的。
一些由小姐、太太们组成的慰问团,看上去倒是挺撩人,可撩人毕竟不能当饭吃。听她们唱唱歌、念念诗,权当茶余饭后开开心、解解闷。
小妮子的嗓子很好听,像一种什么什么鸟儿。“你们都为着老百姓,为着千百万妇女儿童,受了极名誉的伤,我们拼着最后一滴血,也要保家卫国……”这首歌唱着唱着,就能把人眼泪给勾出来了。
太太们不一样,见过世面,有水平。一张嘴,能挠到你心肝脾肺肾的痒痒处。“我听见人家说,说什么呀?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