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团队建设人才引领(第1页)

“哪个行业是如此的成熟?”张泓一时想不起来,有哪个行业能够借鉴的。

“医学行业。苏建国这个孩子,曾经用医学的知识跟我讲标准体系建设的概念。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赵城笑容可掬的看着张泓。

“医学?有趣。那个孩子说了什么?”张泓疑惑的看着赵城。

“他跟我说的,医学百年,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全世界的医生洗手,尤其是手术前的洗手都是一个规矩,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这个规矩让手术感染降低了很多。科长,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你认识的那些医生,他们在科普给民众医学知识的时候,你的爱人跟我的爱人都是临床的医生,她在家给你说手术故事的时候,洗手这一块,是不是真的是这样?”赵城询问着张泓。

“是啊……全世界的医生,不管什么肤色,什么国家,术前洗手是一模一样的。真是会举例子,那么,标准体系,这个孩子怎么说的?”张泓更好奇苏建国如何让更多的铁路人明白标准体系的概念。

“他说……呵……他说世界所有的医学输液,不管品种各异,不管样式多么花里胡哨,但是这个输液管的针头永远都能插入这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灰色胶塞里面,而且不漏液。他说了一个近乎是天方夜谭,但是细思起来,着实有道理的事情。”赵城接下来的话,让张泓皱起眉来,却又听的越来越用心。

“他说,这个世界上,从未听说过输液管的针头比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胶塞粗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要是针头比输液瓶和输液袋的胶塞粗,那根本就没有办法实行输液了。但是……这个近似于废话,近似于笑话的话,却让我认真了。是啊,为什么医学的针头,即便是不给人抽血的针头,也不可能比输液瓶的胶塞粗呢?为什么医学系统都知道这个常识呢?因为他们有着一个标准,一个必须让输液这件事实行下去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不就是界限吗?近似于这个笑话一样的界限,近似于针头绝对不可能粗于输液瓶胶塞的界限?”赵城看着张泓。

张泓点着头,第一次如此的认真,“苏建国这个孩子真的是个难得的好孩子。说的对极了,虽然第一次听到医学输液瓶这个事情,我也觉得是笑话,但是细思起来,这就是标准啊……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标准啊……”

“所以,科长,我觉得我们应该按照苏建国这个孩子的思路想事情,比如医学系统对待标准的态度和执行知识贯通的经验。科长,有件事,我会去跟我爱人聊过,聊过之后,我有一定的疑惑,却也有了大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