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第1页)

随着成建军将电力火车的标准雏形讲清楚,赵城终于忍不住对身边的张泓说道:“老张,你可想过,会建造古丝绸之路上的铁路?”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张泓笑的很是灿烂,“我终于明白新干线200系及300系为什么要专门的破冰火车和抗冻铁轨了,或许我们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是对的,只是细节上,忽略了一些。”

“是的,如果我们的铁路建设,火车动能建设是世界上最安全高效的建设,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铁路技术门类,我们的铁路工程师和设计师是最有工作热情的一群年轻人,那么……我们何愁铁路百年复兴的梦想会遥远?”赵城笑起来,“如果古丝绸之路打开,或许我们中华复兴将会加速进程。”

“老赵,还记得咱们刚入行时候,你我的老师,曾老师是怎么说的吗?”张泓开始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属于自己青年时代的过去。

“记得。曾老师说,一个国家要活起来,就要四通八达的活下去。曾老师经历过民国的动荡,没有人比他更明白交通意味着什么,国家发达和强盛更意味着什么。”赵城点着头。

张泓点着头,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一张照片,这是他每天都放在心口的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海租界,上面有一个抱着白色小狗的白人在公园里面逛着,而不远处有一个牌子,猩红的大字写的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赵城歪着头看向张泓,“曾老师的照片……你还留着?”

“怎么能丢了呢?”张泓颤着手抚摸着这张照片,这张民国的照片。

“这些都过去了。”赵城叹了口气。

“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祸,从建国前租界区的种种,到建国后上甘岭的种种,我们现在的中国是在焦土上重建的国家,是靠着我们的努力,一穷二白咬牙撑过来的国家。”张泓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诗人。

“我们这个国家曾经被人唤作东亚病夫,那个时候的李小龙踢碎了很多东亚病夫的牌匾,可唯独踢不碎我们科技低人一头的困境。那个时候前年,我们收回香港的时候,老赵啊……你还记得二十四点时候吗?”张泓歪头看着赵城,眼眶里隐隐有着泪光。

“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一天,在二十四点的交接时,我们上海市的司机们鸣笛致意,香港的市民们鸣笛致意,那一天……”赵城也哽咽起来,没有人比他们这一代更理解香港回归的重要性和喜悦。

“那一天尽管是二十四点,是夜深人静的时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