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那太好了。”大家纷纷笑道。
“那你们不赶我们扶贫队走了。”罗灏开玩笑道。
“谁说赶你们走了。你听谁说的。”大俊忙笑道。
“我想把慰问金一起买农机,一起用。大家不同意,说要赶我们走呢。”罗灏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
当即有贫穷户村民就不做声了。
“那都是开玩笑的,你别当真。”谢大俊忙说。
谢大民却是不做声,只是静静的看着地。他明白,罗灏这么想,是为了他家,就是看到那些耕田师傅都不愿意来给他家耕田,连拿现钱都不来,罗灏就想出这么一招。
他感激罗灏,但是,也明白,这是做不到的。大家的田,确实是有多有少的,都出一样的钱,谁想得通。
今天那些田最多的村民去开会了,他们当然是高兴的。是觉得占光啊,那谁不喜欢呢。
田少的,肯定就不愿意了。反正大家都觉得,扶贫队那慰问金,是少不了他们的,就坚决不同意。当然,也不愿意扶贫队搞完调查再给钱,就是要在调查时就给钱签字。要不然,他们连调查都不配合,就是逼着扶贫队这么做。
罗灏听了谢大俊的话,也就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了。心里顿时想用渔鼓艺术来宣传他的思路,就是觉得自己一时现编现唱编不了,就不敢试了。而看着大家这么的喜欢渔鼓艺术,他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罗灏就兴冲冲的去找张兴林,说出自己的想法。
“什么,用渔鼓艺术来宣传。这行吗?”张兴林惊讶的道。
“从昨晚的情况看,我觉得行。”罗灏忙说。
“可是,你那叔外公年纪那么大了,行动不方便啊,这可开不得玩笑的啊。小罗。”张兴林谨慎的说。
“他老人家年纪八十多了,身体却还是很健朗的。我们用车接他来,从这南边绕进来,不让他爬桃花坳,是可以啊。”罗灏忙说。
“不行,不行,我可不敢这么做。再说,谢大民他们喜欢听渔鼓,不代表全村人都喜欢听渔鼓的。这个你要想清楚啊。”张兴林细心的说。
“那我先试试,我这几天就到村里去唱渔鼓,唱几天,看看效果。好不好。”罗灏笑道。
“不行,那样会被大家笑话的。特别是谢支书他们,正觉得我们是文人扶贫,中看不中用呢。你还来这么一招,不是在给他们找骂的理由吗。”张兴林摇头说。
“队长,这是文艺宣传呢。我们是文联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