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梁市总工会组建工会、发展会员的经验受到了省总工会的通报表扬,还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重视,被称为“北梁模式”。
但是呼维民并没有太高兴,他想,这种“运动式”的工作方法,偶尔使用则可,但不能成为工会工作的常态。前一阵子忙乱的工作告一段落了,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工会长期性、制度化的工作方法。从长远来讲,还是制度靠得住些。
先从立规矩作起。呼维民在市总工会推出了三条规矩:一是每周一天“无会日”:每个周二,工会不安排任何会议,全体工会干部离开办公室,下基层办公;二是每月一次工会主席信访接待日: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工会领导班子轮流值班,接待职工来访;三是每季度一次干部参加劳动:每季度末的星期六,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领导,选择一个劳动项目,以“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方式,到基层实地去体验劳动者生活。
呼维民提出这一想法后,齐北梁首先表示反对。他说:“北梁工会历史上从没有这么干过,您这是开天辟地。不是我们反对劳动,但是您想没想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星期有一天,工会的门是关着的;意味着每个月有五天,有一位主席不在工会上班;还意味着每年季度十五天、也就是每年有六十天,工会被打乱了正常的工作节奏。一年才十二个月,其中有两个月就被你这么一搞,全乱套了。”
呼维民说:“正因为没有,才需要我们创新。我到工会工作以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工会到底是做什么的?工会干部应该是个什么角色?虽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想明白,但是工会不是什么我基本上明白了,有几个初步的结论应该是没错的:第一,工会干部不是官,我们不是指挥职工群众干什么,而是应该带领职工群众去怎么做;干工会工作的,最好别把自己当作个官。一有了官气,就不接地气了。第二,工会机关不是衙门,我们不该坐在办公室里等职工上门,而是应该下去,和职工群众零距离接触。工会的办公室,不应该设在大楼里面,而应该设在工厂、车间,设在职工群众之中,设在有劳动关系矛盾的地方。第三,总工会不是‘总开会’,当前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手段也要变,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开会号召层面。当然,开会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工作方式。我们当工会干部的,首要的是和我们的工作对象,也就是职工群众缩短距离,增进感情。如果你不接触他们的工作生活,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怎么能谈得上为他们服务,维护他们的权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