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永远没有完美的答案
不等张静说话,李进才的脸色严肃起来:“铁人精神”是那么简单的吗?不!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你来队里时间不短了,你看到了职工们加班加点,拼死拼活地工作,毫无怨言,这里面有一些是表面现象。
我这么说,不是否定兄弟们、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而是要告诉你,他们这样做,在心里认为这是应该的,只有这样做,他们才对得起国家发给他们的工资,对得起别人加给工程队的名誉称号!
也就是说,把铁人精神当榜样的多。发自内心认为自己就是铁人,就应该这么做的人少。
有这种想法的,起码一百人里,占去了百分之七十。
发自内心认为自己就应该也是铁人,就应该这么做的人少。
也只有那百十个老党员,老战士加上陈淑芳那样的铁姑娘和几个小伙子,才真正明白铁人精神代表着什么。”
房间里的四个人同时挺起了胸脯子,就连苟训章都严肃了起来。
“张静,现在我问你,铁人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李进才的突然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对张静问道,此时此刻,张静看到,他的表情十分严肃。
张静明白了,这是党组织在考察自己,在评估自己,甚至是在期待着自己。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过目不忘,听而能诵,诵而能解。早在新职工培训期间,张静就对那个“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十分敬佩。
所以,连带着铁人这个称号的来源故事,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都有深刻的了解。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先纠正李教导员刚才说话中的一个错误,武大全并不是李教导员说的那样,懒散加自私懒惰的职工,他不过是因为家里的事情,让他困惑,在工作上,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铁人那样的圣人,一个连小学都没有真正上过的大孩子,谁都没有权力让他一下子做到一个党员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且,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表面现象就轻易地否定一个人,无视他其实正在努力地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快地融合进这个朝气蓬勃群体的事实。
我不知道,你这个当舅舅的为什么这么对待武大全,或许是好心和严格要求他。但是啊,你看看,弄得他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都没有。
这人啊,都是社会动物,有了苦恼,有了成绩,有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