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我正好十九岁,从省城惟一的一所中等师范学院——苏阳中等师范学校毕业。那时可不像现在那样大学多如牛毛,随手扔个啤酒瓶子都能砸中一两个大学生。由于竞争激烈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只好去擦皮鞋或卖猪肉。而很多女生则选择了当二奶、三奶,一些姿色平平的甚至去当野鸡。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失败与悲哀。而我要幸运得多,因为师范毕业后国家毕竟还分配给我一份工作,虽然仅是一名教书匠,但也算是捧上铁饭碗了。当时我是以全五盘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苏阳中等师范学校的,与我同时考上的包括我在内全县仅有两人。可以说这在当时是非常荣耀的事,直到现在我还是我们村——毛阳村家长教育孩子的正面典型。
六月底我已经领到了毕业证和和报到证,按照规定我必须在七月十五日之前到五盘县教育局报到。搞完毕业庆典同学们便收拾行李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各奔西东了。而我却还不想回家,原因很简单,一是反正工作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用不着自己去找,教书匠肯定是有得当了,至于分配到哪里自己一没钱二没权只能听天由命了。说句冠冕堂皇的话就是“我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移。”二是十九岁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的年龄,特别是对新生事物,对新潮流,新时尚更是歆慕不已,总是急于想了解与模仿。而大城市显然要比我父亲祖祖辈辈居住的那个农村旮旯更能满足这的这个有点虚荣心的嗜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读中师时我处了个女朋友,这可是没有办法的事,当时的中师至少有一点跟现在是相同的,那就是女多男少,阴盛阳衰。想想看,全班五十多个人男生还不到十个剩下的都是女生,大家又都是青春少艾,血气方刚,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相互之间发生点你情我愿,你欢我爱的事情在所难免。虽然学校明令禁止早恋,社会上更是将早恋视为洪水猛兽,但躁动的青春与对爱情的无限渴望是无法阻挡的。尤其是在女多男少的情况下,只要不是瘸子瞎子都有女朋友。
我长得虽不算高大英俊,却也不赖,又担任着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的职务,因此异性追求者并不少。有一些还是别班的倩妹或低年级的学妹。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同班的如玉。如玉属于那种典型的古典美女,一张杏仁脸,尖尖的下颏,身材不高却很匀称,显得曲线玲珑,凹凸有致。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她的一双妙目,似乎永远带着似嗔非嗔,似喜还怨的神情,让我如痴如醉,着迷不已。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如玉这一双秋水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