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和付涛同上一条船的共有二十名船员。船员们接到公司调令后,立即打点行装,分别从四面八方乘飞机、火车、汽车、轮船抵达广州集合。翌日,在广州做了体检。第三天一早从广州出发,先是乘火车到深圳,再从深圳乘地铁到香港;接着,搭乘从香港飞往迪拜的航班,中途在泰国曼谷停靠;然后,在迪拜转机,飞往约翰里斯堡;最后,在约翰里斯堡转乘小飞机,飞抵南非德班。第四天凌晨两点下了飞机,众人皆疲备不堪。由于事先安排前来接机的代理姗姗来迟,一行人留在机场苦苦等候了整整十二个小时,直到下午两点钟才被安排在港口附近的宾馆住下。等代理办好登船手续,已经是下午五点钟。早早吃过晚餐,一行人在代理的带领下登上交通艇,火速赶往正在锚地加油的“海上幽灵号”货轮。
“海上幽灵号”原是一条希腊籍灵便型散货船,船龄30年,5万载重吨,船长200米,船宽32.26米。“海上幽灵号”的原名叫作“SeAGHOST”,被公司以低价买进后,翻译成“海上精灵号”,而船员们都习惯称它为“海上幽灵号”。
“海上幽灵号”在德班满载一船铁矿,计划开往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港。码头工人快马加鞭,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装货任务。因码头泊位紧缺,“海上幽灵号”只好移泊到锚地添加燃油、淡水、物料和伙食。等到付涛等人乘坐交通艇登上“海上幽灵号”时,天已蒙蒙黑,但甲板上依旧是一派忙碌景象:轮机部全体成员正在忙着添加燃油;木匠正张罗着添加淡水;水手长正指挥水手们用克令吊将小艇送来的伙食和物料吊上甲板;其它人则和大厨二厨一道将吊上甲板的伙食搬进冰库。
新船员上船后,首先交接班。对于水手来说,交接内容极其简单,无非是舵机怎么使用、绞缆机怎么使用、灯具开关在哪里、旗帜在哪里。其实,各条船的设备和结构都差不多,操作方法也都大同小异,稍加点拨即可。交班船员象征性地领着付涛自上而下绕全船转悠一圈后,回到房间,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签下各自的大名。至此,交接完毕。
和交班船员握手话别后,付涛匆匆穿上工作服,径直出了生活区,来到甲板上。远远听见水手长在朝水手们吆喝着,付涛顿时变得诚惶诚恐起来。在船上,水手长是水手的顶头上司。水手们对水手长的声音特别过敏,因为水手长总是吩咐他们干这干那,动作稍慢半拍,水手长就会破口大骂。水手长骂人,就像爷爷骂孙子一样,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是他的龟孙子。
付涛弯下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