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正屋的堂间王紫善正拿
着一份绢书,给王尚汇报:“珲儿在信中说,庄子的庄人很苦,想带领庄子里的人做点砖、琉璃和纸,让庄丁们多一些生计;他还给咱们的那个庄子命了个名为轩辕山庄,祈请老太爷恩准呢。”
“那个庄子现在有多少口人啊?”王尚问道
“现在那个庄子共有口三百五十二,丁八十五。”王紫善答道
“也好,那个庄子还是我游轩辕山时买下的,想来避暑之用,原来庄子里的人只是托付看管,现在孙儿有这个心,我心胜慰,而且此事无关大体。就让他来试一试吧,在家里拨几个管帐的能手带上一万铢帮帮他。”王尚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王珲此时正坐在庄子大堂同大家热烈的讨论呢,原来附近的一个大族阴家不知怎么知道了他们烧的红砖,因为喜气所以想买一些回去,出价居然达到一铢一块砖,要三万块砖。王五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王珲觉得有利可图就拿到庄上的几个主要人员进行讨论。最后,还是按照王珲的建议:一、另建立一个大点的砖厂,王家占八成利(谁让是王珲明的呢,算做专利吧),期于二成利庄里的人按人头分,工钱另算;二、对砖进行多样化,普通砖和刻着吉祥花纹的砖(装饰砖);三、工分农忙和农闲,农忙时做砖妇女为主,农闲是以青壮为主。四、过完春节,庄上安排人到宛城、颖川等大点的城市建立销售网点(王珲想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王珲看达到目的,忙安排人在实验用的小砖窑里生产。
时至深秋,正是闲时,而轩辕山庄可是忙的热火朝天,王珲却站在一旁指指点点,连平时和他一起练武的一帮小朋友们也去扛这拖那的;老太爷安排来的帮手和金钱这时派上了大用场,他们也乐得刚到没有多久就有分红。又忙活了将近一个月,他们在轩辕山庄门口立了个门楼,当然,王珲也不会吝惜那几个字提笔写了“轩辕山庄”四个正楷,让工匠们刻好安装在门楼的上方,同时提出了“富庄强庄”的口号。望着站在那里与大家侃侃而谈的王珲,王五心里很是佩服,又觉得自己的确老了。刚忙活完了,老爷那里来信了要王珲回去过年,王珲收拾行装,同着武童和壮丁,带着刚猎得的活物和一些皮子,浩浩荡荡的回家过大年了。
行了两天,刚好在一个小山坡上,王珲看到山下有一个窑厂,心里一动,忙领着大伙儿去看看,原来这是个烧制瓷器的窑厂,王珲看了这个瓷器,怎么都是青色的,就想买几个白色的瓷器回去做礼物,细问之下,居然现在还没有白色的瓷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